芬兰教育专家KirstiLonka芬
▲「此念」创始人毛思翩与KirstiLonka的访谈
导读
芬兰教育近年来非常热门,那芬兰教育的核心方法,现象式教育(PhenomenonBasedLearning)究竟是什么?
现象式教育是一种注重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目标的选择来自学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场景”,围绕这些特定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念」创始人毛思翩,邀请到芬兰现象式教育第一人KirstiLonka,来与我们一起探讨,芬兰教育,是基于一种怎样的哲学?芬兰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芬兰教育的七大模块是什么?在芬兰,为什么没有考试?
cinian
KirstiLonka
芬兰的著名教育学专家
芬兰现象式教育第一人
著有《芬兰的现象式学习》
(《PhenomenalLearningfromFinland》)
01
芬兰教育的七大模块
▲摄影:AmandaSoila
毛思翩:芬兰教育分为七大模块,分别是什么呢?
KirstiLonka:我们会经常更新国家课标,这样能更好地契合社会需求以及世界的发展变化。我们新的国家课标基础于年出版,七项广泛的基础能力:
1.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ThinkingandLearningtolearn)
2.文化素养、沟通与自我表达能力
(CulturalCompetence,Interaction,andSelf-Expression)
3.自我照顾和日常生活的管理
(Self-careandManagingEverydayLife)
4.识读多种文化的能力
(Multiliteracy)
5.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
(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
6.工作生活与创业精神
(WorkingLifeSkillsandEntrepreneurship)
7.参与、影响和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能力
(Participating,InfluencingandBuildingaSustainableFuture)
这些能力也是整合在学科学习中的。
毛思翩:这七项能力中,你认为哪些是最重要的?
KirstiLonka:最重要的就是思维能力以及学会如何学习。
我们想让孩子们去思考,这样他们就不会盲目地相信错误的消息,他们具有批判性,能够去搜索信息、进行推断,不仅能吸收知识,而且还能一起创造知识。
我们试着从幼儿园就开始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芬兰学前教育是从3岁到6岁,但是很多都是玩儿,没有学校里的各种科目,但我们会试着教孩子进行批判性思考。批判性思维意味着他们能够批判性地看待与别人的相处方式。7岁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教孩子们批判性思维,如何进行推理,以及如何和别人一起创造新知识。
除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还有一些能力也很重要,比如社交和情感学习,沟通能力,如何善待他人,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这些都很重要。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创业能力和工作生活能力,因为芬兰的创业者非常少。这方面有很多要向中国学习,也许人们就会开始创业,并且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这件事。
02
芬兰教育最大的不同在哪?
▲图片:LiisaTakala
毛思翩:芬兰教育与欧洲其他国家以及西方教育不同的是什么?
KirstiLonka:芬兰教育与其他很多国家都不同。比如在其他国家,会让孩子在12岁的时候选择是去学习技术,还是继续学术学习,德国和荷兰就是这样。在芬兰,孩子从7岁一直到15岁都接受一样的教育,没有私立学校,大家都有免费的午餐,不管是富人、穷人、移民,还是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都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
第一,我们的包容性很强,我们没有资优教育,因为我们不相信这个,我们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被培养的天赋,甚至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平等。这一点和其他北欧国家有点像,比如瑞典,但是瑞典有更多的私立学校,我们没有。在芬兰,利用学校赚钱是违法的,因为所有学校,甚至书本都应该是免费的,一直到15岁,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我们没有晚上的辅导课,我们的上学时间比大部分其他国家都短,假期也更长,有很多户外活动,各种游玩,还有除了数学和自然科学之外的很多其他的学科。所以我们的教育体系和其他欧洲国家非常不同,我觉得可能是世界上最平等的。
但如果想要强化某样兴趣,我们有不同的兴趣俱乐部,还有一些类似于公共的音乐夜间俱乐部。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选择夜间学习数学的俱乐部,还有运动社区等等各种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对生物感兴趣,可以参加自然俱乐部。我们会有一些公共的课后活动,但是这些都不是以目标为导向的。
第三,在芬兰,另外一件非常不同的事情就是我们没有任何标准化的考试,所以我们没有测试,所以我们不会用这样方式让孩子们焦虑,因为我们觉得如果孩子状态很好,生活得很开心,自然就会学习得更好。
第四,睡眠很重要,应该保证好的睡眠,而不是学到很晚,应该早点睡觉,宁愿出去玩、做运动,也不要一晚上都坐在那里读书学习。所以我们的课外活动基本就是兴趣爱好,这些都不是以目标为导向的。
第五,我们还建立了跨学科的项目,这样就更容易整合我们七大模块的基础能力。不过我们也没有舍弃学科教学,我们还是会有体育、数学等科目。但是对于早期儿童教育,我们没有学科目标,对于低年级的,比如一到六年级的学生,整体性会更强一些。随着孩子进入七年级,就有了更多的学科概念。
这种基于场景的教学项目,很多学科老师,比如数学老师,会觉得很难与其他科目老师合作,把其他科目包含进来。在芬兰的学科包括艺术、体育、音乐,甚至家庭经济。我们会涉及到如何制作食物、如何理解家庭等。基于场景的学习是非常广泛的,所以这对老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进一步促进创新能力。
第六,芬兰所有的教师都要求有硕士教育背景。教师培训很难,而想要成为职业咨询师需要进行的培训会更难。所以从全世界来看,我们有最高水平的教师教育背景。教师是个很受欢迎的职业,薪资水平也很好。
03
芬兰的教育哲学
▲图片:Lehtikuva
毛思翩:你觉得芬兰的教育体系会给芬兰的孩子更大的优势吗?在他们与其他国家竞争中,他们会更有优势吗?
KirstiLonka:我也不确定。他们不应该和别人竞争。
我们的教育哲学不是那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