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为什么能够免于被苏联吞并
12世纪后半叶,瑞典开始向芬兰进行扩张。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征服,到14世纪中叶,年芬兰被瑞典统治。之后一直到19世纪初,年,沙皇俄国在与瑞典的战争获得胜利,瑞典放弃芬兰,芬兰正式成为沙皇俄国的大公国。随着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芬兰在年12月6日正式宣布独立。
芬兰VS苏联芬兰在作为沙俄的大公国的时期,在宗教、民族发展上都有非常高的自由度,这也导致芬兰人的民族意识格外强烈。继承沙皇俄国的衣钵的苏联,在恢复了国力以后,对那些原属于俄国的领土也有了想法。在相继拿下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以后,就把矛头对准了芬兰,但是苏联并没有达成目的。至于为什么芬兰能够保持独立,大概就是以下几个原因。
冬季战争在第一次苏芬战争(冬季战争)中,芬兰人利用地形顽强抵抗,以伤亡6万人的代价,给苏联军队造成了40余万人的损失。面对惨重的损失,苏联在芬兰承认战败并割地赔款以后,放弃了吞并芬兰。
伴随着德军入侵苏联,芬兰这个打的苏联灰头土脸的国家,得到了德国人的青睐,德国向芬兰发出邀请,一同进攻苏联。为了夺回去年割让的土地,同时兼同属芬兰文化圈的东卡累利亚,芬兰人同意配合德军出兵。年9月9日,德芬联军占领卡累利阿,直逼列宁格勒。两年后,在苏联反攻时,为了防止陷入冬季战争的窘境,苏军在夺回《莫斯科和平协议》里的芬兰割让领土后(短暂的战争仍然给苏联造成了不小的损失),苏联就停止继续进攻芬兰,将注意力转移到价值更大的波兰战线。
到了二战结束后,因为这两次战争对苏联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苏联想吞并芬兰就要考虑到入侵的代价,这使得芬兰走向和其他俄罗斯邻国不同的命运。
芬兰与瑞典和俄国的边境线除了吞并芬兰可能会面临的抵抗,还有一点不得不考虑。那就是如果苏联吞并芬兰,苏联将与曾经的“死对头”瑞典直接接壤,瑞典因为与沙俄的世仇,国内的“仇俄”情绪比芬兰更重。如果直接与瑞典接壤,边境反而更不安宁。
此外,战后的芬兰对苏联的态度相当恭敬,而且保留芬兰作为与西方国家的缓冲区,对于战后东西对立的态势十分关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