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促进全球贸易流通中国经济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贸易复苏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如何应对疫情冲击,促进国际贸易重回正轨,成为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热点话题。
“一带一路”在抗击疫情、稳定经济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4月19日上午举行的“应对疫情冲击加速贸易流通”论坛上,保利集团董事长刘化龙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和相关国家搭建了一个畅通贸易的平台,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疫情期间,正是由于‘一带一路’建设平台,大家才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入,欧亚大陆腹地逐渐走向经济开放的台前。疫情期间,中欧班列货运量逆势上涨,成为稳定全球供应的“钢铁驼队”。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欧盟商会副会长彦辞表示:“在疫情期间,有一些贸易种类的货运量下降,但一些种类的货运量反而上升,特别是卫生防疫用品、个人防护、口罩等用品。总体来看,中欧班列对抗击疫情不可或缺。”
芬兰阿尔托大学商学院教授卡尔·费认为,“一带一路”在能源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氢能源的出现改变了货运模式,越来越多的货主放弃煤和油,转而使用氢能源。但是氢能的产业链比较复杂,中国有技术和先进设备。借助“一带一路”,这种技术类的产品可以更便捷地在欧亚大陆之间运输。
对于未来“一带一路”如何促进中欧之间的贸易流通,彦辞表示,中国在国内建造了非常好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把物流费用和成本降了下来,中国在这些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能够和欧洲国家分享。“原则上来说我们应该能够有进一步发展,当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江蓝)
来源:经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