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和苏芬战争对比,为什么中国打不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芬战役与抗日战争是两次有名的战役,一次是实力较弱的芬兰与苏联的欧洲最大的工业力量,另一次是贫穷的中国与亚洲最强大的日本。与中国比较起来,芬兰远不如中国,芬兰这个小国家无论是在人口上,还是在国土面积上都不如中国,芬兰的竞争对手苏联要比日本更强。但是芬兰在这两次比赛里都做得很好,远远超过了中国。在苏芬战役中,芬兰人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并使苏联损失惨重,最后两国达成和解。中国被日本攻破了一半国土,要不是被日本给牵制住了。既然都是和国际上的强大对手,为什么中国就没有芬兰那样的实力呢?
第一,作为一个欧洲的小国家,芬兰作为一个新兴的西方大国,无论是从组织结构上,还是从技术上来说,都要远远超过中国。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发展的潜能也没有完全发挥,因此,中国的地成年人数量虽多,但和芬兰相比也差不了太多。这就像是数以百万的布尔人打败了英国,而数十亿的大清,被英国给打败了一样。当然,假如中国的潜能被开发到了一个更恐怖的地步,那就是朝鲜的那场朝鲜之战。
第二,芬兰人口不多,但人口众多,是个典型的好战国家。芬兰人民无所畏惧,团结一致,他们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把苏联拖进了战局,苏联则因为巨大的伤亡,同意了芬兰的讨价还价。中国人口虽多,但民族意识还没有完全苏醒,许多“带路党”都向日本投降,这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与日本的交火主要靠的是位置,而不是芬兰这样可以不顾一座城市的损失进行游击。在敌人后方,八国联军和新四军进行了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对日本的威胁很大,对日军形成了很好的压制和重创。
第三,芬兰位于北欧严寒地带,气候严酷,给苏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苏联在战争中伤亡人数超过了伤亡人数。再加上苏联地势险峻,所以苏军只有在卡累利峡谷的地面上前进,才有可能通过芬兰辛苦修筑的曼纳海姆防线。芬兰之所以能够抵挡苏联,主要是因为它的地势和天气。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气候温和、地势平坦、还有很长的沿海地带,是日本发起攻击的绝佳地点。而日本也在向西挺进,地势也很是错综复杂。
第四点,苏联对芬兰的侵略,仅仅是想要扩大列宁格勒的战略防线,而不是要占领芬兰,投入的资金很少,苏联投入的兵力加起来,也就一百万左右,坦克、装甲车、飞机,投入的资金都很少。要是苏联真的把国家的力量全部投入到芬兰,恐怕芬兰很快就会被攻破。而日本侵略中国,决心要把中国吃掉,一出手就是拼命,因此中国要打败日本要远胜于芬兰和苏联。
第五,芬兰有来自英、法等西方国家的支持,而瑞典与挪威则是同病相怜。芬兰在资金、武器、人员等各方面都有西方国家的支持,而苏联又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在苏芬的战役中,表现的十分糟糕。而且,抗日战争开始以后,中国得到的外国援助非常少,直到美国战争开始,他们所得到的帮助仅限于苏联和德国,远远无法与芬兰相提并论。假如西方人像援助芬兰一样来援助中国,那么日本就不一定会有好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