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罗斯是什么概念,普京为什么高度重视全罗

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5日发声,呼吁俄乌在东正教圣诞节期间停火。他是这样说的:

“我,基里尔,莫斯科和全罗斯大牧首,呼吁卷入这场冲突的各方停火,在1月6日12时至1月7日24时期间达成圣诞休战,以让东正教教徒在平安夜和基督降生日参加礼拜。”基里尔在一份声明中称。

每年的1月7日是东正教的圣诞节,这是东正教里仅次于复活节的第二大节日。作为当今世界东正教信仰的中心之一,俄罗斯各地隆重庆祝这个节日。

大牧首基里尔的倡议发出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随即指示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自莫斯科时间1月6日12时(北京时间6日17时)至1月7日24时(北京时间8日5时)在乌克兰整个接触线实行停火”。

大牧首基里尔在倡议中特别强调,自己是全罗斯的大牧首。那么,什么是全罗斯呢?

“罗斯”一词,最早源于芬兰语Ruotsi,本义是划桨手的意思,也被称为“瓦良格”,指公元8世纪至10世纪出现在东欧平原上的日耳曼人。

罗斯人并非是东欧的土著,他们来自北欧,是维京人的一支。维京人崛起于公元8世纪,其中一部分人乘船向西袭击西欧诸国,被西欧人称之为维京海盗。另一部分维京人则向东沿河流入侵东欧,用武力征服了当地的东斯拉夫人。面对这些来自北方的日耳曼入侵者,东斯拉夫人管他们叫罗斯人,或者是瓦良格人。

由于日耳曼维京人人数较少,他们在不断征服与日渐扩大地盘的过程中,急切需要补充更多的战力和物品,他们不得不与当地的斯拉夫逐渐人融合,或者拉拢当地的豪强加入以借其势,或者吸收年轻精干的勇士加入以借其力。从而使罗斯人与东斯拉夫人逐渐实现了民族融合,东斯拉夫人也逐步以罗斯人自称。

公元年,罗斯人贵族诺夫哥罗德王公奥列格在现在乌克兰的首都基辅一带正式建国,这便是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该政权就是今天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的共同起源。

罗斯是俄罗斯民族的正名,俄罗斯是清朝时的错误翻译,因为当时是从蒙古语译为汉语,而蒙古语对罗斯的称呼已经形成了“鄂罗斯”这样的习惯,因而译名也就把蒙古语的语音带了进来。因此,俄罗斯实际上就是罗斯,白俄罗斯实际上就是白罗斯,乌克兰历史上曾经叫小俄罗斯,也就是小罗斯。

说到这儿,我们就明白了什么是全罗斯,那就是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全部地盘在内的、历史上基辅罗斯范围内的地盘,就是全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在这里强调全罗斯,普京积极响应大牧首的倡议,显然不全是为了全罗斯这一地域概念,它还同时体现了对这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宗教认同、文化认同等更深层次的涵义。

可以说,普京积极现在及时响应东正教大牧首以全罗斯名义发出的倡议,既是在政治上争取主动,也是在借助宗教的力量、民族的认同、文化的认同来笼络人心。因为俄乌之间不只有战争,还有民族之间的离心离德,文化上的斩断根源。

因为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已经对此下手。一是乌克兰东正教会莫斯科分会已经于去年5月宣布与俄罗斯决裂,声称“完全脱离”俄罗斯教会当局。

二是就在前不久的这个圣诞节,乌克兰人还一改东正教的悠久传统,把历史上每年1月6日至7日庆祝圣诞的习惯,改为西方人的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以示“与俄罗斯及其文化和宗教的决裂”。

三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正在进行这种操作。当时,乌总统泽连斯基对改按西方规矩过圣诞节的方式予以鼓励,他在圣诞致辞中鼓励民众,称“我们正在亲自创造奇迹”。

这种从上到下、群起而行的宗教改俗、民族分裂、文化割断行为,对人心的影响、对历史的影响、对文化的影响,显然比正在进行的俄乌战争更复杂、更深入、更要命。

也许正是这复杂深入的分裂因素,使得普京对大牧首以全罗斯名义发出的倡议特别重视并积极响应,这说明他的心中一直在装着全罗斯,他是不愿意看到兄弟阋墙、手足相残、罗斯不全、文化断根呀!

俗话说天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5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