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米高世界最大雷达,需4000人才能

刘军连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147810.html

纵观人类科技的发展史,大多数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小型化的趋势。例如世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占地平方米,重达30吨,可是每秒的运算次数仅为次,而现如今普通家用电脑的运算速度也已经达到了每秒数十亿次的级别。

在满足人们同等需求和使用体验的情况下,越小越精巧的产品往往更具有竞争力。在过去的美苏冷战时期,双方都在不追求性能优于对方的军事装备,不过碍于当时科技水平有限,只能是“技术不够,体积来凑”,也正因如此诞生了一个个在现在看来“大到夸张”军事装备。

冷战之中的美苏关系格外紧张,为了防止他国的导弹攻击本土,苏联在反导雷达上下足了功夫,但由于当时苏联电子技术水平有限,只能在雷达的体积上疯狂扩大,造出了最大型号的反导雷达杜加-3。

杜加3雷达是是苏联在冷战时期所建设的超视距雷达,是苏联反弹道导弹远程警戒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总共部署了两套,一套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与切尔尼戈夫附近,另一套位于东西伯利亚。杜加雷达堪称雷达领域中的巨型怪物,光是其雷达天线的尺寸就达到了米宽、米高,建设消耗了3.2万吨金属,5万吨水泥,2万公斤缆线,数百公里长的管材以及上万个金属阀门。

不过雷达天线只是整个雷达系统中的一部分,为了容纳杜加3系统的其他设备和电力需要,俄国人在当地建造了一个堪称雷达城的军事基地,雷达城内和附近驻扎着0多名军人负责维持整个杜加系统的运转。可以说杜加3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雷达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其体积之大,更是因为杜加雷达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影响全球的无线电通讯。自从年杜加3雷达开始使用之后,全球范围内的短波频段上经常可以听到像是尖锐的敲击噪音,大约每秒钟重复10次,所以杜加3雷达被冠以“俄罗斯啄木鸟”的绰号。

杜加3雷达的随机跳频干扰了正常的无线电广播、业余无线电台以及其他传输应用,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国家引发了数以千计的投诉。这个干扰让世界范围内的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深受其苦。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杜加3雷达产生的干扰,意外的促进了一个行业的蓬勃发展,那就是研制“啄木鸟滤波器”和噪音屏蔽装置,以此来消除杜加3的噪音干扰。

在杜加3雷达的加持之下,苏联的地面防空网络看似很难逃过一只飞鸟,不过年的莫斯科红场飞机事件却让苏联军方大跌眼镜。年5月28日,年仅19岁,平时热爱飞行的联邦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小型民用飞机从德国境内起飞,他始终保持低空飞行的姿态,经过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最后成功降落在了莫斯科红场。鲁斯特的到来引起了红场上游客的热情围观,但却让苏联高层大动肝火,倘若那次飞到红场的不是民用飞机而是一颗导弹,那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这也让外界对苏联的防空系统产生质疑,最终苏联高层决定对上至国防部长的一批相关人员做撤职处理。

而随着年代的推移,杜加3雷达的检测精度也愈发不让人满意,更先进的、探测距离更远、相对紧凑的反导雷达系统取代了它。年杜加3雷达正式退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9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