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新药研发虚拟患者颠覆临床试验

无处不AI,就连临床试验也不例外。

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披露,年2月,拜耳与该大学合作,尝试靠AI技术创造临床试验中的“虚拟”对照试验组。

理想情况下,“对照组不需要招募患者,同时还能提高药物开发的成本效益”,阿尔托大学人工智能中心的HarriLhdesmki教授表示。

在药物研发至上市这一长线流程中,AI主要聚焦在更可控的制药前端。据《全球44家顶尖药企AI辅助药研行动白皮书(年)》,按照制药阶段来分,这些药企中2/3的AI业务均在药物发现阶段,能够介入到后期临床试验的AI项目少之又少。

如果能靠AI虚拟对照组,医药研发领域就能挺进新时代。问题是,这靠谱吗?

患者招募困境

拜耳的这个项目于年5月启动,名为“未来临床试验”。项目为期3年,第一期由拜耳和阿尔托大学联手,第二期于年2月启动,并加医院(HUS)。

让我们算一笔经济账。当前,新药研发成本超过10亿美元,其中最昂贵的就是最重要的临床3期试验,年平均成本高达2.55亿美元。有研究显示,每个招募的患者花费超过4万美元。

还有时间成本。临床试验是一个体力活,在10年研发周期中,临床试验可能长达7年。

此外,设置对照组常常涉及伦理问题。服用安慰剂而非药品,这让很多没有特效药的罕见病患者难以接受。

就算以上都不是问题,还有患者招募这个大难题。

招募人数不足正引起行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0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