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为啥自己说当年武装干涉苏俄是一个无
一战打得正酣,刚夺取政权的苏俄为应对国内叛乱频生的局面,单方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并退出战争,使英法压力骤然增加,好在随着美国的加入协约国,以及德国国内发生革命等原因,德国最终失败。
于是,苏俄马上宣布废除与德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什么割土赔款等统统作废。同时,布尔什维克在俄国掀起的革命风起云涌,让欧洲大为不安。
在年初的巴黎和会上,协约国的巨头们为苏俄的蓬勃兴起而烦恼。早在苏俄退出一战时,为保护协约国的军事物资,英法等国就出兵俄国的摩尔曼斯克,防止这些重要的战争物资流入德国人手中。
就在这期间,丘吉尔在一次讲话中说到要联合多国军队进入俄国进行干涉,而列宁在一份电文上写下了有可能加入武装干涉的十四个国家。这就是十四国武装干涉苏俄的由来。
而事实上,列宁的判断确实有些夸大其词,所谓14国干涉军,主要由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国家组成,芬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都从刚刚沙俄统治中脱离的国家,把他们也算在其中显然不合适,这些国家充其量也就是为民族独立与俄国抗争而已,还够不上武装干涉苏俄。
不管怎样,这个时候的俄国国内已经是狼烟四起,外国军队从北部的摩尔曼斯克、南部的黑海沿岸、西部的波罗的海地区、东部的西伯利亚纷纷开进苏俄。一时间俄国境内似乎到处都外军的身影,而白匪叛军在他们支援下与苏俄红军大打出手。
在这些外国军队中,最抢眼的应该是从东部进入西伯利亚的俄国老冤家日本了。早在年俄国十月革命时,法国就曾跟日本打过招呼出兵干涉俄国,而那个时候的日本人认为离自己遥远的苏俄不会跟自己扯上什么关系,于是对法国的照会置之未理。
年初,日本得到英国准备绕过“英日同盟”联合美国登陆远东,英国自行派出的军舰已从香港开往海参崴的情报。这时的日本人坐不住了,便决定一定要抢在英国人之前抵达海参崴。日本人行动确实迅速,成为最先在远东登陆的外国干涉军。日本之所以如此动作,就是眼见俄国国内硝烟四起,觊觎远东西伯利亚之野心又膨胀起来。
一开始,美国的意见是日本出兵人,随美国西伯利亚远征军一起行动。而日本却出了1万多人,并坚持由自己指挥,不受美国人领导和指挥。而在出兵数量上是一增再增,最终竟达人,派出如此庞大的部队,确实惹眼,令其他国家在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日本人的脑子一直在转,在年4月成立了一个“西伯利亚计划委员会”,研究如何将西伯利亚从俄国分裂出去,在日俄间制造一个“缓冲国”。如此看来,日本人的意图十分明确,就是要解决一直困扰自己的来自北方的威胁问题。
所以,日本就以保护军用物资和当地侨民等为由,在俄国远东日本海沿岸重要港口的海参崴直接登陆西伯利亚。
而在海参崴、庙街和伯力等地登陆远东的协约国军队,在保护这里战争物资的同时,主要是为在西伯利亚和乌拉尔的俄国白匪叛军打通铁路交通和出海口,协助捷克军团解决从伏尔加河到海参崴铁路沿线的苏俄地方政权。
然而,日本人的心思却不在这,登陆后,日军加紧向贝加尔湖和布里亚特地区深入,而且5万多日本移民紧随军队之后,一些财阀也纷纷在海参崴、伯力、庙街等地开设办事处。
而在这期间,英法特遣队与捷克军团合在一起,并想在重建东方战线。可是,日本人却拒绝参加此行动。对此,更加重了美国人的怀疑,便留在后方监视日军动向。年底,日军陆续占领了赤塔以东的滨海边疆州、西伯利亚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
同时,日本人大力帮助白匪叛军,在高尔察克年战败被俘后,转而援助谢苗诺夫,但谢苗诺夫政权最终也被苏俄红军消灭。在这过程中,进入苏俄的其他国家干涉军先后退出,而日本人却没有一点离意。
这次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共派出了人,占整个干涉军的八成,耗资高达9亿日元。应该说,日本真的下了血本,在这场所谓的14国武装干涉苏俄内战中,日本人表现最为积极,来得最快最早,出兵最多,耗资最高,走得最晚。
巨额的花费却没任何的收获,让日本上下怨气满天。而这时的苏俄红军气势如虹,日军一败涂地,最后只有撤出西伯利亚一条路可走。
后来,日本人在回首这段历史时说,当年出兵西伯利亚干涉苏俄,没给国家带来一点利益和收获,是一段失败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