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芬战争苏军开始惨败,到底是什么原因不

在年爆发的苏芬战争中,特别是在战争的第一阶段,苏军投入大量兵力却损失惨重,芬军以弱胜强。后来苏军也是靠着绝对的兵力优势才最终惨胜芬兰,这无疑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不过芬兰军队能取得这么好的战绩,和武器关系不大。

比如说芬兰军队在二战时期装备的步枪主要是M-24、M27、M28,M28-30、M39等步枪,这些步枪其实是根据苏联莫辛-纳甘M/30仿制而来。除了加工工艺更好一些,枪管略有缩短之外,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芬兰的M28步枪

还有像芬军装备的拉蒂LS26轻机枪,这款轻机枪倒是芬兰人自己设计的。问题是LS26轻机枪在二战中是以射击时容易卡壳出名,连芬军自己都看不上眼。而且其产量较低,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差强人意。因此显然谈不上有多先进。

拉蒂LS26轻机枪

至于芬兰军队装备的索米冲锋枪倒是性能不错,不过和其他国家的冲锋枪相比,也是各有所长。而且毕竟也就是个冲锋枪,在现代战争中能发挥的作用也就那么回事。更何况索米冲锋枪生产工艺复杂,据说制造难度堪比狙击枪。

所以就其综合性能来说,也算不上有多先进。而且芬军还把这玩意当轻机枪用,也是不大不小犯了一个错误。

索米冲锋枪

而芬军的火炮更没法和苏军相比,因此芬军开始能取得胜利,并非是因为武器先进,而是另有缘由。

苏军在第一阶段损失惨重,首先是因为过于轻视。

苏联和芬兰之间的国力差距巨大,因此从一开始苏联根本就没想到芬兰会反抗,认为只要苏军一集结,芬兰就会投降。而在芬兰拒绝苏联对其领土要求以后,苏军也没当回事,认为依靠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可以一战而下。

因此苏军开战的准备工作极其混乱,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作战方案。别的不说,按照芬兰的纬度,苏军居然敢在11月底这种根本不适合作战的时候挑起战争,这就可以看出他们到底有多轻敌了。

芬兰的防空炮火

其次则是因为芬兰早就为战争做好了准备。

自年芬兰战争俄国击败瑞典占领芬兰以后,芬兰就是俄国所属的自治大公国,直到一战以后才立国。因此苏联和芬兰的关系一直比较尴尬,芬兰对于苏联可能挑起战争的可能,也做了充分的准备。

苏联和芬兰之间的国境线虽然漫长。不过两国边境纬度高,很多地段都是根本没有人烟的荒凉雪原和原始森林。而且芬兰又是湖泊众多的国家,境内足有多个湖泊。这么一来实际上可以真正让军队运动的地方主要就是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后来苏芬战争期间双方主要战斗也都是爆发在这里。

所以自年以后,芬兰就老老实实在卡累利阿地峡修筑工事,以预防未来可能的战事。

芬兰士兵驾驶缴获的坦克

当然,受限于本国国力的原因,芬兰在这里修建的曼纳林防线无法和马奇诺防线、齐格菲防线等大国的堡垒要塞相比,不过这毕竟也是永备工事和筑垒地域。苏军开始过于轻敌,初期只有野战火炮,对这些工事毫无办法,加上寒冷的天气,自然就损失惨重了。

不过随着苏联人明白芬兰是一个难啃的骨头,把重炮和装甲集群调上来,并配合工兵爆破以后。曼纳林防线就无法阻挡苏军的前进了。而在突破曼纳林防线以后,苏军可以多路突击,芬兰军队兵力不足的弱点就暴露无遗,只能承认失败。

因此苏芬战争芬兰军队开始的胜利,并非依靠武器优势取得。而是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而苏军则过于轻敌所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4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