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的宝藏浅谈让孩子一生受用的能力
编者按。
在孩子的生涯教育中,对自我的探索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恰巧也是让父母们头痛的家庭教育难点。
孩子一时一个变,都说成长有规律,但对一般家长来说常常捉摸不透。
况且,面对挥之不去的教育焦虑,孩子的成长对家长来说更像是应接不暇的救火现场,站得高、看得远似乎只存在于理想与传说之中。
其实,孩子的自我探索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在持续,从未停止。
线下在与很多父母交流时,喵发现父母们在这方面走过不少弯路,经验教训值得拿出来与各位爸妈们分享。
喵有一个朋友艾老师,她是个36岁的宝妈,有一个9岁的儿子。
艾老师是一个金融行业白领女性,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偏西化,对孩子在科创领域的培养比较花心思。
前段时间在社区里和家长们交流,艾老师作为孩子的妈妈现身说法,与大家聊起了自己在儿子还小的时候差点犯的错。
艾老师在儿子3岁以前,都强烈地感觉到儿子和她性格上的相似。
艾老师是个内向的人,年轻时甚至相当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也就自然而然地认为,儿子也会是这样的人。
在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参加亲子活动,艾老师的儿子是10多个孩子中最后走到圈里坐下来参加活动的,可就在别的小家伙已经开始好奇地互动起来时,他却几乎置身事外般,踱步走到圈子中央,父母也没能把他唤回到位置上。
他就这儿看看那儿望望,最后选定了远方的一棵大树,摇摇晃晃走过去。最后,他一个人远离一群热闹的同龄孩子,站在大树下看着树呵呵笑。
这一幕深深印在脑海中,让身为母亲的艾老师好不焦虑。
一上小学艾老师就跟老师交底:孩子哪儿都好,就是可能社交上会差一点。
老师的话也深深印在她脑海中,现在也时常想起这话,警醒自己,她说:“孩子还小,不要急着贴标签。”
后来艾老师也越来越琢磨出这句话的重要性。
其实,孩子天生具有自己的小宇宙,但是需要通过探索才能绽放。
而孩子的各种看似做不到的尝试,都是他在探索这个世界,是区分自我和外界的唯一办法。
艾老师的儿子可能不是那个有突出领袖气质的孩子,但他却常常是思维活跃,有示范性的孩子。
老师提醒的“标签”,的确贴得不准确也为时尚早。
可能不少家长都会觉得,如果没有“标签”,把握和促进孩子成长会不会就没了抓手?
一开始的确会有这样的顾虑,但后来发现,不给孩子贴标签,而是交给孩子,让他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寻找带来的好处非常直观。
事实上,虽然孩子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有时会绕些弯路,但这正是他必经的学习之路,而这些挫折能更长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
纽约大学的环境心理学家RogerHart指出,“孩子们会对自己独立发现一个新地方或大人想不到的捷径,而感到分外自豪,这种自豪感是独立、自信、安全感的内在源泉”。
而这种安全感源于哪里?它源于在孩子在独立自主探索、尝试冒险的过程中知道“我能做什么”,而不是“我不能做什么”。
当然,父母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尽量丰富的成长机会也必不可少,它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某个领域,并在其中一探究竟,找寻自我的价值。
这成长机会不一定是报个兴趣班,哪怕只是陪他看场电影,跟他共读一本书,也可能是珍贵的机会。
哪怕是一次卓有成效的亲子对话,都可能为孩子的成长打开一扇新的门。
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想要探索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当孩子享受探索的乐趣时,才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的自由探索,不仅仅是好奇心的驱使,还关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自信心的建立。
一个拥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孩子,在追求一个目标的时候,会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
总有一些家长,嘴上一直说着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探索意识,行动上只热衷着那些表面上的教育形式与模式。
我们来看看芬兰的教育,他们主张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自己。
在芬兰,探索式教育被认为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
“游戏和玩耍是我们在教育中提倡的理念,让孩子进行自我探索非常重要。”
芬兰驻华大使馆教育科学参赞时明睿表示,“是教育,让芬兰这个年轻的国家,在短短年内,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喵曾经在线上参与了一场来自芬兰一所名为“KIDEScience”教育机构的线上科学课教学。
很多人不理解芬兰教育为什么能让孩子在玩耍、游戏中收获很多。
但参加了那堂课后,喵能深切感受到相比于老师教具体的知识;
芬兰课堂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滋养孩子,孩子们需要去观察现象,运用所有可能的手段和知识,去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
而这种也方式是目前包括芬兰在内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最后结语:
生活中,如果仅靠孩子自己的兴趣去探索是远远不够的,父母要有意识去引导,让孩子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和学习。
就像艾老师的儿子一样,艾老师摒弃之前“贴标签”的方式,而是通过发掘儿子「内心细腻,愿意主动尝试」的优势,从而引导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尝试。
最后发现,孩子即便心思内向缜密,但是对于自己热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始终保持热情,并且拥有了“死磕到底”的决心与坚定不移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孩子要在这个小小的世界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后才有能力在更大的世界里去证明自己。
最后,希望父母们都能够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孩子主动去发现、去探求这个世界。
作者/爱收集宝藏的喵
平台/猫塞顿开
猫塞顿开是一个专为30-45岁宝妈提供优质线上主题活动及独家教育观点信息的有趣平台。
?掌握教育风向新观点;?提升孩子综合能力,开拓眼界;?周末带娃的好去处,有机会获得活动官方证书,提高孩子竞争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