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10岁,文法就难以追得上母语人士水平
前年承诺要学会西班牙文,但到今天也只会说:hola、Espaol和adiós。要说到一口流利的西班牙文,对我而言是大挑战。
除了自己欠缺恒心外,更重要的是我已错过了语言学习关键期。对于成年人而言,要学习一套新语言殊不简单,需要比儿童花更多时间、苦功练习。其中一个解释是人类婴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了,就要花更多时间学习。但这段关键期实际会维持多久,以及当中成因等都一直困惑着科学家。
实验室研究难以判断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长短,甚至有研究指出成年在短期内学习新语言的能力较儿童佳。不过,科学家难以检测长时期语言学习能力。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设立一个在线文法测试,让参加者需判断一连串英文短句是否合乎文法——而这些方法正好可以考验到非母语人士,例如「Igotoschoolbybus.」就是合乎文法;「Idon’tbelieveitswhite.」则属文法错误。另外,他们也问及参加者年龄、文化背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英语,或有没有移民英语国家等。
多亏Facebook的宣传力,测试在短短数小时已吸引了,位参加者参加;当中,人的母语是英文,其余参加者在不同阶段学习英语,且懂得其他语言。参加者主要为20–30岁,最年轻和最年老的分别为10岁和70多岁,他们最常使用的语言为芬兰语、土耳其语、德文、俄文及匈牙利文。
利用电脑模型分析和比较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语言学习关键期比原先预计的长。以前曾有科学家提出学习关键期分别始于出生一刻,直至5岁或青春期开端。然而,他们竟发现儿童和青少年截至17–18岁都拥有相当强的文法学习能力,其后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就会缓缓减低。
坏消息是,一如所料,语言学习能力会随年纪增长减低。如果一个人不是在10岁对学习新语言,那么他们的语言文法几乎不可能达到母语水平。简单而言,如果小朋友要学得到理想文法水平,至少要在10岁前开始。
不过,研究人员尚未了解为什么文法学习能力会在17–18岁下跌,他们提出其中一个可能性,是因为脑部变化或适应力也会随之减少。另一个可能是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成年人已需全职工作,或继续进修等,都会令语言学习难度大为增加。另外,研究也只限于「英语」,而未有检测其他语言学习有没有类似问题。
话虽如此,正在学习新语言的朋友不用因此灰心,而家长也无需逼子女于18岁前学习新语言。研究发现并不代表成人无可能无法追得上「赢在起跑线」的母语人士水平:一来,研究只测试文法能力,不少母语人士文法也有失手机会;二来,不少20岁后才开始学习新语言的人一样可追得上母语水平。无论是学习语言还是学习杂技,刻苦学习是少不了的一环。虽然未有研究了解「刻意练习(deliberatepractice)」对学习语言有没有明显帮助,但这个由心理学家AndersEricsson提出的方法:为自己订立目标,刻意练习,一样有机会能练习出过人表现。
别忘了,学习语言的关键不是你文法有多准确,或者用字有多优美,而是怎样与对方沟通。无论你学习得如何,也请记得大多中国年轻人已经懂得至少两种语言。学多一种语言,对工作或健康都有一定帮助——此前有研究就指出,多语言人士的中风康复时间较快,而且脑退化开始时间也会较其他人迟。最重要是,学习新知识不应该只为CV加一两个项目,而是最终令自己得到满足感、感到快乐才是真正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