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突击炮营之库泰尔塞凯反击战02地峡起

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芬兰也重启战端,发起所谓“续战”,即冬季战争的继续,意图夺回之前失去的领土,但在抵达年的旧国界后芬军并未止步,而是伙同德军继续进攻列宁格勒,对于英美通过外交照会给予的严厉警告置若罔闻,最终与西方决裂,将自己绑在了希特勒的战车上。

当战争进行到年时局势已经完全逆转,苏军发起战略反攻,逐步收复国土。

在年1月至3月的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中,苏军解除了列宁格勒近天的围困,将战线向西推进了~千米。

西方试图再次居中调停,让芬兰体面地退出战争,但赫尔辛基难以接受莫斯科提出的高达6亿美元的赔款和苛刻的割地要求,谈判破裂。

另一方面,在将德军从列宁格勒城下逐退后,苏联也腾出手来敲打北面的芬兰,苏芬双方在卡累利阿地峡的激战一触即发。

■年6月卡累利阿地峡战役地图。

年6月9日,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在卡累利阿地峡发动攻势,目标是夺取芬兰南部重镇维堡,苏军为此投入了26万人、门火炮和迫击炮、台火箭炮、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和架飞机,兵力是芬军的2.6倍,技术装备更是拥有6倍的绝对优势!

苏军在首日的试探攻击后,于6月10日发起主攻,仅仅一天就在地峡西部靠近芬兰湾的别洛奥斯特洛夫突破了芬军第一道防线,迫使芬军后撤到二线的VT防线重新组织防御,该防线西起芬兰湾畔凡梅尔苏,东至拉多加湖畔泰帕列,是继战期间芬军在地峡构筑的主防御线,由大量火力点、坚固支撑点和碉堡构成。

■年6月一辆苏军IS-2重型坦克行进在卡累利阿地峡的森林中。

6月13日下午,苏军前锋部队在VT防线西侧的库泰尔塞凯村打开了突破口,防守此地的芬军第3步兵师耗尽了有限的预备队依然无法封堵缺口,形势岌岌可危。

担负地峡西部防御任务的芬兰第4军军长塔维蒂·拉提凯宁中将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全线撤退,要么绝地反击,他选择了后者,决心打出手中仅有的“王炸”,调动作为预备队的装甲部队对库泰尔塞凯村发起反击,由普罗玛战斗群担此重任。

■年夏季,芬兰步兵在检视刚从德国获得的“战车噩梦”火箭筒和“铁拳”火箭弹。

普罗玛战斗群以指挥官阿尔伯特·普罗玛上校命名,这位久经战阵的老兵曾在年10月因指挥第12步兵团表现突出,被授予曼纳海姆十字勋章。

普罗玛战斗群以装甲师下属的第1猎兵旅为主力,下辖第2、3、4猎兵营,拥有兵力人。

与其他芬军步兵部队不同,第1猎兵旅相当于德军装甲师中的装甲掷弹兵团,接受过步坦协同和反装甲作战训练,而且在两天前刚刚装备了德军援助的“铁拳”反坦克火箭。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第1猎兵旅的战斗力,奥克曼少校的突击炮营携全部22辆III号突击炮于14日下午加入普罗玛战斗群,充当反击作战的锐利矛头。

奥克曼和普罗玛讨论后认为,此时处于极昼时节,日落时分接近午夜,苏军经过近两天的战斗已十分疲劳,可以利用黄昏的掩护突袭苏军。

■芬兰的III号突击炮向库泰尔塞凯前线开进,图中是17号车。

普罗玛战斗群遇到的对手是苏军第72、步兵师,它们得到第独立坦克团和第自行火炮团的支援,分别拥有17辆T-34/76中型坦克和17辆SU-76M自行火炮,苏军也获悉芬军装甲部队即将发动反击的情报,于是又从其他单位调来1个T-34/85坦克连和5辆IS-2重型坦克,加强库泰尔塞凯正面的坦克力量,于是整个“续战”期间规模最大也是最血腥的装甲作战即将在此地上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4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