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为什么会兵败苏联,
俗话说得好“以史为鉴”,而历史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没有如果,没有假设,只有发生过的痕迹与结局。任凭人类再怎么聪明与伟大,对于已发生的既定事实都无法改变。历史上的证据,更是不能改写的。
距离人类史上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已有百余年,许多网友纷纷为眼下的局势担忧,总担心会迎来第三次世界大战。且不管是否真的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至少,前两次的战争,在人类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痛记忆。
许多国家为此付出惨痛代价,即便是军事强国的德国也不例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惨重,并未让德国退缩,反而越挫越勇,只因德国拥有一位“天才与疯子”般的领导人,希特勒。
有的人谈及希特勒,对他的印象是纳粹领头人,杀人狂魔,手段凶残的恶魔等等;有的人则认为希特勒是天生的军事家,伟大的领导。不管希特勒是哪一种,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兵败苏联,是不可争议的事实。
希特勒何许人也
希特勒全名为阿道夫·希特勒,年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他的学历仅到初中阶段,没有固定职业,曾经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术天赋,即便是上台后,他仍如此认为)。
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军队,期间获得一枚使他一生引以为傲的铁十字奖章。
年-年,希特勒先是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借自己的口才,逐渐控制了该党;后来,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
年,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
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取得德国国家政权,年,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上台短短五六年里,就掌控了德国全局,甚至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局,不得不说,这位元首有过人的领导天分,又是位可怕的“疯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战败,德国经历着经济大萧条,本以为会安分守己,没想到德国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竟然快速崛起。德国军人的素质、德国战车的性能威力、德军的霸道把一群老牌殖民帝国打得晕头转向,毫无招架之力。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德军,在希特勒这个狂热的野心家带动下,被胜利冲昏头脑,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又向着东方的北极熊苏联开战。
加上当时的局面,斯大林本就有意攻打德国,所以,希特勒的出兵就成了顺势而为。
苏德两国
首先,苏联在二战中绝非完全正义的一方,毕竟,苏联在某种程度上可是德意日这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帮凶。
第一,斯大林早在二战前夕,就出兵对和平国家芬兰进行攻击和占领。
第二,苏联在二战前浑水摸鱼强行占领波罗的海三国;
第三,二战初期苏联出兵成功占领罗马尼亚东北部地区,使得后来的罗马尼亚安东尼斯库加入到轴心国当中进攻苏联。
第四,二战前,苏联就已同德国、日本分别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唆使德国进攻法国和唆使日本进攻中国;
第五,在二战初期德国进攻波兰的时候,苏联出兵与德国同时瓜分波兰。
年苏德战争爆发前夕俄国人已经用武力在中欧和东欧侵略扩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点和德国人在前年对欧洲的军事扩张有异曲同工之妙;年苏德爆发战争在一定的程度上属于苏德双方分脏不均的狗咬狗的战争。
英美法中之所以在二战当中联合苏联对付德意日法西斯自然是有利可图,也是为了打败共同的敌人。丘吉尔说过:“为了打败德国,我们不得不与魔鬼合作。”
再看德国,二战时期的德国,与全世界作战,先是占领波兰、奥地利,然后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法国,而这个拥有强大陆军的老牌殖民帝国举起了白旗。
而法国人的投降,让那些根本没有反抗之力或是稍微有一点反抗纳粹之心的国家也纷纷举起了白旗。
在苏联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德军的闪电战再次发挥了其强大的威慑力,在战争开始短短几周内,苏军的火炮损失达2.2万门,坦克1.8万辆,飞机1.4万架。一个方面军,19个集团军,个师被全歼。
66万苏军在基普被俘虏。65万苏军在明思克战役中被合围。而在此之前的斯摩凌思克战役中,超过30万的军队被全歼灭。在这一系列的合围中,苏联光人口损失超过万。
可见,德军在极短的时间里,对苏联军事上展开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既然德军所向披靡,希特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又怎会兵败苏联,真的是因为天气导致,还是另有隐情?
希特勒兵败分析
德国的战略有问题:或是德国联合英法,在英法的支持之下进攻苏联;或是在西线占领法国之后,稍作整顿,修生养息数年,将先前被占领区进行一番消化后,才对苏联宣战。
又因德国地处中欧,其称霸欧洲必然会受困于地理政治等因素。即便德国和日本都是好战之国,内部团结、工于精细,实际上缺乏大战略。
正因为地缘政治和战略问题导致德国无论是在一战当中还是二战当中都是东西两线作战,结果使自己双拳难敌四手。
苏联是工业强国。在一战之前,德国飞速发展,军力强大到征服整个西欧。在一战期间,德军对俄国士兵展开过屠杀行为。
苏德之间的梁子,是早就埋下了爆炸的引子。当时苏联的军事力量并不像后来那么强大,还没有进行工业化。在后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立刻进入工业化。要说苏联最厉害的,当属军民团结一心。
工业化期间,就算工人需要休息停止工作,苏联的机器却是一刻不停歇地运转。这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飞速发展。在苏德战争期间,就有传言德国炸毁苏联一架T34,后方会推出10架T34,这话并不假。这都是苏联工业化期间的成果。
美英空军的轰炸摧毁了德国所有的工业城市。德国东线(与苏联)、西线(法国前线与英美联军)南线(在非洲和意大利与英联邦军队)三线作战分散了德国的兵力,而苏联只需要在东线战场对德国全力以付。
苏联的领土太大。光是看地图板块,就能知道苏联的占地面积有多大,何况是实际作战时,过大的领土面积问题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可惜地是,希特勒忽略了这一点,在双方作战的时候,斯大林曾委托东欧某小国一位官员,想与希特勒进行和谈。谁知,希特勒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其理由是:即使你们退到乌拉尔山也会胜利的。
事实是苏联的领土太大了,对于德国来说想要取胜有一定的难度,胜利不会自己到来。即使德军占领了莫斯科,苏联还有强大的后方。而苏联只要进入德国,就已经是胜利了。
轻敌与政治原因。希特勒过于自信,导致他低估了苏联军队的力量,更低估了俄国辽阔的国土和粗放型的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特点会给占领军所带来难以控制被占领区的特点。
政治上,德国国内错综复杂的关系,纳粹内部结构就有问题,上台前血洗立下汗马功劳的冲锋队让纳粹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分裂。
因为这背叛了纳粹党建立之初的纲领,纳粹全名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看这名字就知道这个党带有革命属性,纳粹成立后的内部敌人包括资本托拉斯和容克贵族等等,但是希特勒妥协了,信仰被破坏造成的后果是巨大的,这在之后一系列胜利的加持下也没能消除。
当一国元首一面要与内部旧势力拉扯,一面对抗外敌,精力是有限的,任凭希特勒是“天才”,也难以完全掌控时局。
苏联境内寒冷的环境也是削弱德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德军并未对苏联当时的环境进行分析,贸然的在冰雪未彻底消退前,冬天还未完结的时候,开始主动进攻。
而德军的后勤补给十分不给力,即便是准备了棉衣,由于苏联的领土太大,冬天的寒冷,导致物资无法准时送到。导致苏联的冬天,成了德军兵败的原因之一。
总结:
这位纳粹元凶主导过许多惨不忍睹的战争,输赢早已是日常便饭,而他给世界人民带来过诸多苦难。
毕竟,战争总是会带来许多破坏和不可逆转的伤害。战争不仅仅是人类的主观行为,更是诸多客观因素综合导致。
总而言之,希特勒兵败苏联肯定不仅仅是因为天气导致。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成败,其一是实力因素,其二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三是运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