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芬战争的重要导火索,百年间几经变故,俄
可能很多朋友知道,苏联和芬兰在二战之前和二战之中几次交手,领土也发生过几次变更。而苏联和芬兰之间的恩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历史上芬兰曾经长期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所以在俄罗斯帝国崩溃之后,才会针对芬兰的地位以及领土划分产生那么多争议。而与之相关的是,在苏联建立之后,其境内还生活有一些已经成为了苏联公民的芬兰族人或是与芬兰人非常接近的民族,而这些人的命运,也曾随苏芬关系的变化发生过几次转折。
英格里亚芬兰人大致分布区域这些生活在苏联境内和芬兰人有关的族群还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被称为英格里亚芬兰人。他们主要是在公元17世纪瑞典控制当地时,从同样被瑞典控制的芬兰本土移民到圣彼得堡周边地区的(当时这里被称为英格里亚)。另外,有少量英格里亚芬兰人是原本就生活在当地的说芬兰语族语言的土著居民,这些人后来被芬兰移民同化,在瑞典统治后期也被视为了芬兰人。
卡累利阿地区当前的归属情况而另外一支和芬兰人属性很相近,但却经常被视为一个单独民族的族群则是卡累利阿人。这个族群说芬兰语支的语言,是与芬兰交界的俄罗斯卡累利阿地区土著居民。他们早在公元13世纪他们就和罗斯诸国中的诺夫哥罗德有了密切交集,后来被诺夫哥罗德所控制。公元13到19世纪,卡累利阿西部地区又曾几经转手。公元年,俄罗斯从瑞典手中夺得整个芬兰的控制权之后,卡累利阿西部被俄罗斯帝国划给了自治的芬兰大公国管辖,而卡累利阿东部地区则继续由俄罗斯中央直辖。这一系列历史变故使得卡累利阿人也出现了显著分化,西部由芬兰管辖的卡累利阿人主要信仰新教,而东部由俄罗斯直辖的卡累利阿人则主要信仰东正教。
20世纪初的一名卡累利阿少女而卡累利阿地区其实正是后来苏芬之间矛盾的一个焦点。在年俄国革命之后,芬兰大公国就宣布独立。但是芬兰独立时,是连带被俄罗斯帝国划给它的西卡累利阿一起独立的,而此地在瑞典统治时期并不属于芬兰,而且这个地区距离圣彼得堡,也就是当时的列宁格勒只有32公里,让苏联感觉非常不爽,所以在后来也就成为了苏芬战争的重要导火索之一。
年的两名卡累利阿人通过苏芬战争,苏联将西卡累利阿大部也纳入领土,不过西卡累利阿人则多数迁居芬兰,现代基本已被芬兰人同化。而东卡累利阿人始终生活在苏联和俄罗斯境内。在二战之后,许多东卡累利阿人因为宗教信仰与俄罗斯人相同,逐渐被俄罗斯人同化,其中相当部分甚至把民族都改成了俄罗斯族。目前,俄罗斯境内还生活有大约6万卡累利阿人。
而与卡累利阿人相比,英格里亚芬兰人的命运则就曲折的多了。刚才说到他们是在瑞典统治时期移民到英格里亚的,而无论是在瑞典时期还是在俄罗斯帝国时期,他们这种移民,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只是跨“省”流动。但在俄罗斯帝国崩溃之后,苏联和芬兰成了两个国家,他们一下子变成了远离故国的“侨民”。
公元年的一名英格里亚芬兰少女在年时,英格里亚芬兰人大约有14万人。在当年的二月革命之后,英格里亚芬兰人甚至曾在芬兰的支持下,一度建立了一个名为北英格里亚共和国的政权。但很明显苏俄不可能允许芬兰人从自己的地盘带走领土。在年,苏俄和芬兰经过谈判达成协议,苏俄不再干预芬兰事务,等于承认了芬兰的独立,而芬兰则撤出其向东卡累利阿派出的“志愿军”,同时撤销北英格里亚共和国。这样,等于芬兰也承认了英格里亚属于苏俄,英格里亚芬兰人此后也就成为了苏俄公民。但从当时开始,相当一部分英格里亚芬兰人就开始迁回芬兰。当然这也非常正常,原来他们只是想“跨省”谋生,现在变成两国了,他们选择回国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年的一群英格里亚芬兰人但随着苏联与芬兰的关系在年代不断恶化,苏联开始担心英格里亚芬兰人成为不稳定因素。因此也曾几次将其迁徙到苏联其它地区,包括离莫斯科不远的沃洛格达州、乌拉尔地区、中亚和西伯利亚等地。而在二战期间,英格里亚地区又曾经被芬兰地区占领,在此期间部分英格里亚芬兰人又移居到了芬兰。但其中大部分在战后依据苏芬协议又被遣返回了苏联。
之后这些英格里亚芬兰人就散居在了苏联各地,其中相当部分人也逐渐被苏联各族同化。到年,苏联境内仍然生活有4.7万英格里亚芬兰人。苏联解体之后,大约有2.5万英格里亚芬兰人移民到了芬兰,当时他们可以自动获得居留许可。但在年,芬兰取消了英格里亚芬兰人的这一资格。同时因为许多英格里亚芬兰人在移居芬兰时都已经只会说俄语,而且许多人是混血人,所以他们在芬兰也遇到了难以适应当地生活等问题。目前,俄罗斯境内仍然生活有大约2万至2.5万英格里亚芬兰人。(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