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芬战争中,芬兰失去大片国土,为何还要拒

苏芬战争中,芬兰失去大片国土,为何还要拒绝与德军共同合击苏联

历史上,芬兰一直处在欧洲大国争锋的漩涡中心,虽然也曾被其他国家吞并过,但最终却凭借整个国家的民族智慧,傲然屹立在欧洲大陆上,虽然是个小国家,但也不容他国小觑。回顾芬兰的历史,发现芬兰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历史上,芬兰曾是沙俄的领土,长期被沙俄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芬兰趁机摆脱了沙俄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此时的沙俄也早已成为了苏俄,苏联被迫承认了芬兰的独立,但却一直试图再次吞并芬兰。年11月,苏联趁着欧洲局势混乱对芬兰进行敲诈勒索,遭到了芬兰的拒绝。恼羞成怒的苏联趁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进而发兵入侵芬兰,试图用武力将芬兰纳入版图,但是遭到了芬兰人的顽强抵抗,直到年苏芬战争结束,芬兰同意割让了南部的领土,而苏联因为伤亡惨重,只能放弃吞并芬兰。

年苏德战争爆发,芬兰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很快便收复了失地,但是芬兰却没有选择继续向前,与德国共同进击苏联,甚至在年,苏联发动全面反攻,大举进军芬兰的时候,芬兰竟选择了主动向苏联求和,不仅割让了唯一的不冻港佩琴加港,还保证会向苏联支付大量赔款,同意投靠苏联,成为亲苏国家,甚至主动帮助苏联,向德国军队开战。而芬兰所做的一切让步,只是让苏联放弃占领芬兰,能够让芬兰继续保持独立。

虽然芬兰当时还只是一个极为落后的农业国家,国内经济不发达,还要支付大量的苏联赔款。但为了保证自己的独立性,他们不但拒绝了来自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大批经济支援,也表示不需要苏联的莫洛托夫计划的经济援助,也不需要减免赔款。芬兰作为一个中立国家,同时与美苏两国保持对等的贸易地位,成为二战之后苏联附近唯一保持独立性和中立性的国家。芬兰就是凭着非常强大的独立意识才逐渐获得了发展的道路,走向了美好的未来,虽然这条道路看上去很艰辛,但芬兰人却痛并快乐着,不断前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41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