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下的帝国之鹰第六党卫军北方山地师
党卫军作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重要的武装力量活跃于二战战场的各个角落,他们以帅气的军服、与众不同的建制成为二战诸多军迷追捧的对象。虽然与德国正式的武装力量国防军相比,党卫军只能算作是纳粹党的“私党”武装,但在希特勒所领导的纳粹党上台之后,这一点就不再是限制党卫军扩充发展的阻碍因素。
在党卫军全国领袖希姆莱的不懈努力之下,作为纳粹党的“私党武装”的党卫军从希特勒的“御林军”逐渐演变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与国防军并驾齐驱的中坚力量。整个二战期间武装党卫军的总兵力接近60万人,共筹建45个师,实际建设完成的有38个师。
党卫军“北方”师师徽年4月纳粹德国的军队突袭欧洲北国挪威,挪威战役爆发。在挪威吉斯林分子的配合下德军迅速取得了挪威战役的战略优势,此时的英法联军与挪威政府缺乏有效协同导致战局不断恶化,无奈之下英法联军于当年6月撤出挪威,至此挪威全境沦陷。
年,挪威战役结束之后,为了应对英法联军可能存在的针对挪威海岸线的战术袭扰,党卫军在挪威北部放置了一个以第6、第7骷髅旗队以及部分秩序警察部队构成的“北方”战斗集群,这就是“第六党卫军“北方”山地师”的前身。
年6月党卫军“北方”战斗群序列从挪威进入苏芬边境,准备配合苏德正面战场从苏芬边境向苏联进军。
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德军在苏芬边境展开针对卡累利阿地域的银狐作战行动,企图夺回苏芬战争中被苏联夺取的领土。党卫军“北方”战斗群在“挪威集团军”的指挥下向位于萨拉区域的苏军阵地发起攻击。
缺乏实战经验的“北方”战斗群根本就无力撼动苏军防线,几番冲击无果的情况下遭遇苏军的战术反击,因为缺乏统一的领导,各营在苏军的反击下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很快溃不成军损失惨重,此战是“北方”战斗群的首战,但是战果却是损失了近10%的兵力。
萨拉溃败之后,“北方”战斗群重整队伍配合芬军进攻苏军防守要冲洛乌希企图一雪前耻,然而在苏军第14集团军的顽强抵抗下,“北方”战斗群的战斗依然毫无进展。
两次战斗失败之后“北方”战斗群被调入后方接受芬兰方面的山地、雪地的针对性训练。这是党卫军部队唯一的一次接受其他国家指挥官训练的经历(党卫军是日耳曼高贵血统观点的忠实拥护者);此外鉴于“北方”战斗群在萨拉战场的糟糕表现,党卫军指挥部为该战斗群补充了名训练有素的武装党卫军士兵,该战斗群也正式更名为党卫军“北方”师。
年6月该师换装山地师装备并进行山地师改编,改编后更名为“第六党卫军“北方”山地师”。
改编之后的党卫军“北方”山地师无论是士气还是士兵素质上都得到一次非常大的提升,特别是在接受精通雪山作战的芬兰人训练以及补充了山地作战装备之后,该师在雪山环境下的战斗力有力突飞猛进的进步。
年7月,该师配合芬兰统帅曼纳林指挥的两个芬兰集团军,对苏军防线发动攻击,先后突破了苏军第7集团军与第23集团军设于拉多加湖南侧的阵地。但反应过来的苏军立刻巩固的新的防线,芬军无意继续攻击与苏军就旧苏芬边境附近相持。
虽然二战初期芬兰是德国的盟友,但是芬兰参战的目的只是为了多会在苏芬战役中被苏联夺走的领土,而无意与苏联为敌。因此在芬兰将战线推至旧苏芬边境线的时候,芬兰的进攻也戛然而止。
此后直至年芬兰倒戈之前,“北方”山地师一直在北方与苏军相持作战。“北方”师多次采用伏击、突袭的战术打击苏军。但是迫于芬兰方面无意东进的战略布局,该师并没有办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获得进一步的战果。在相持阶段,该师对苏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是该师的突袭主力挪威滑雪队也在苏联反击中受到重创,但是除此之外“北方”山地师没有其他严重伤亡。
年,芬兰统帅曼纳海姆接任芬兰总统后不久便与苏联私下达成停战协议,苏芬和谈之后,曼纳海姆命令芬兰军队将包括党卫军第六“北方”山地师在内的所有驻扎在芬兰北部的德军驱赶了出去。“北方”山地师无奈在昔日“友军”的枪口下掩护德国第20山地集团军撤回挪威。
年该师被调往德国参加德法边境代号“北风行动”的冬季攻势,但该师抵达作战区域时该行动已经被迫提前结束,该师没能赶上战斗。
“北风战役”之后该师驻防在孚日山脉附近,后被转到萨尔附近区域抵御美第3集团军的进攻,该师虽然击退了美军的部分进攻但对于日薄西山的第三帝国已无太大意义。
年5月,该师向美军投降,因为战况不激烈该师几乎以完整建制“挨”到了二战结束,是党卫军正规师中鲜有的低伤亡部队。
纵观第六党卫军“北方”山地师,该师是党卫军系列资格最老的山地师,也是装备、人员相对齐备的山地师,但是由于该师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策应芬兰军队的山地作战,因此在芬兰“无意东进”的相持阶段中并没有太大作为,也避免了过大的损失。
虽然该师未能在大战中创造佳绩,也并未有承担生死攸关的战场职责而被人所铭记,但是该师在苏芬新旧边界的相持阶段一直都在主动寻找战机,频繁袭扰苏军。犹如雪山的一只雄鹰时刻注视着对手,虽然自身力量无法独立与强大的苏联想抗衡,但是该师从未放弃用自己的“利爪”给“熊”创造足够的麻烦。
相比较其他评价,个人觉得,他更适合“极光下的帝国之鹰”,在雪山环境之下从未放弃过战斗的帝国部队。此外该师也没有参与“种族清洗”的记录,最终也将大量的德军老兵带到了战后。
国防军、党卫队、冲锋队,究竟有什么区别
北欧恶魔:第五党卫军“维京”装甲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