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设计了一部书,获6个国际顶级大奖,这次
陈洪标
文
他设计了一部书,获6个国际顶级大奖,这次为抗疫设计的海报更绝!
提及中国著名的青年设计师,没有人能绕过他,因为他实在太优秀了,他专注于中国元素的国际化视觉传达设计研究,设计作品先后获得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大奖多项,包括国际设计界三大奖在内的德国iF设计奖、红点奖、美国洛杉矶IDA国际设计竞赛金奖,以及意大利A设计奖、法国PosterForTomorrow国际海报竞赛等奖项。
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他设计了一部书《ChinaSays——景德镇瓷说》,关于讲述景德镇瓷说的中国故事,既是一件设计艺术品,又是可以让国外读者看得懂的一部中国图书。它不仅在国内先后获得全国设计大师奖金奖、中国美协书籍探索展入围作品等殊荣,而且走出中国,在国际上也照样能一次次把大奖拿下,先后获得了德国iF设计奖、意大利A设计奖、美国洛杉矶IDA国际设计竞赛金奖、德国卡塞尔设计艺术节最佳作品奖等4个顶级设计大奖。
这本书也因此被称为设计界的“神书”!神在哪里?神在了它找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语言,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通道打通了。让西方能看懂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这部书的设计者叫杨超,是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德国艺术家奖学金获得者,曾是德国布伦瑞克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和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客座研究员。
这次武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用杨超的话说,这场战役里,没有局外人!作为设计师又是教师的他,响应学校的号召,想到了通过设计来向社会传达一些正能量、有益的信息。
海报设计是他最拿手的,通过两天时间,他将字体设计结合图形创意,以元素替代的手法,用一个特殊的“善”字,来呈现“非常时期‘善’意表达”的主题。他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戴口罩,保护好自己,执行“隔断”措施,阻止传播。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也是我们的“善”意表达。
初看这个字并不像“善”字,但细看越看越像!杨超对这件作品的创意点和具体含义进行了解读。他说,首先用收集的历代书法名家关于“一”的书法字体,汇聚成一些黑色线条笔触,这些风格不同的横线笔触代表的是万众一心的“一”字,同时也是一个个人的个体,这些个体在被红色横线条隔断的同时,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
其次,“善”字的“口”部,用数字马赛克的方式呈现,表达当今的信息传播是通过数字网络的方式,并用口罩遮挡,传达出“口罩”与人们“善意”之间的关系。
第三,海报中想传达的“善”意主要有三层涵义:戴口罩,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能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执行“隔断”措施,在这段时期,每个人应该坚决执行“隔断措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不要传播谣言,理性地表达情绪,避免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他给马云刻了两方印,万!这次却破例免费给钟南山也刻了一方
武汉画家冷军这幅画,用纱布和手术剪拼了个图形,你看得懂吗?
武汉抗疫一线护士,13岁儿子写书法感谢全国,是肺腑之言还是炒作
高手在民间!这些土味十足的防疫情标语横幅,全是民间文化的智慧
卖春联上了央视,这一手堪比王羲之的小楷,却出自一位农妇之手!
本文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