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童话能否跟上时代独家对话芬兰教育部长

Photographer:LauraKotila,valtioneuvostonkanslia

教育是芬兰的一张“名片”。

“孩子成绩好、创意强,还快乐零压力……”这似乎是芬兰教育留给外界的基础印象。这个只有万人口的北欧国家的教育,吸引了大批教育学者将之作为研究样本。

“教育使芬兰在独立后的年里,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崛起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芬兰教育部长LiAndersson(李·安德森,以下简称“安德森”)如此评价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

记者了解到,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芬兰所有的教育都是免费的。而国家核心课程是确保芬兰各地教育标准平等的核心文件。针对学前和基础教育的新国家核心课程于年开始实施,针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新核心课程将于年开始实施。

安德森坦言,“教育是否跟得上时代”是芬兰教育正在面临的挑战。坚持每一个孩子公平受教,是否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牺牲培养精英的机会?芬兰教育面临哪些挑战,改革的方向又是什么?

近日,李·安德森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回答上述疑问,解读“芬兰密码”。

不考试、“没有死路”的教育体系

从教育体系上看,芬兰的教育似乎“没有死路”。

安德森解释称:“当你想选择一个教育学段、类型或机构时,无论在这之前你接受了什么样的基础教育,你都可以继续学业。”

芬兰教育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不为基础教育学生设置全国性标准化考试。“芬兰教育体系的重点是学习,而不是考试。”安德森说道。

“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人、一个公民。我们强调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什么。”安德森同时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绝非是停留在知识技能习得层面。

那么学校如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其实,评估是芬兰教育日常作业的一部分,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评估是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中进行的。在给予反馈时,要注意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与上一次相比的进展。

安德森介绍,家校合作也是评估机制的一部分。每隔一段时间,学生监护人就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本质是鼓励和支持。”安德森称。

在普通高中教育结束后,芬兰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这一考试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考生是否掌握了国家核心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确定他们是否达到了适合读大学的“成熟度”。

职业资格的获取是另一套独立的体系。安德森介绍称,只要个人能力符合国家资格要求,就可以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不同时间获得。

芬兰对教育的重视还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入上。

安德森透露,芬兰教育和文化部在年国家预算中所占份额为74亿欧元,占国家总预算的11%。年,芬兰教育公共支出总额为亿欧元,占GDP的51%,而欧盟28国的平均水平为4.6%。

芬兰的师生比,亦是不可忽视的一项“芬兰密码”。安德森介绍称,在这个人口数量仅万的北欧小国,小学的平均班级人数仅为19.6名学生,这是保证每个学生受到平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9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