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那湖那城,坑坑洼洼的低调后

芬兰这个国家“身上”有这样几个标签,冰雪之国、千湖之国、设计之都以及圣诞老人的老家。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且被冰雪覆盖去一部分,人口也不多且因“半极昼极夜”搞得并没有听说他们因勤奋出名。但诺基亚手机和愤怒的小鸟游戏几乎每个人都用过、玩儿过。

历史上芬兰这块地方曾长期被瑞典统治,或者准确的说后来的芬兰是从历史上的瑞典分家出来的。瑞典语长期乃至至今都是作为芬兰的官方语言而存在,当初他们建了座城市命名为瑞典堡,咱们按照瑞典语这个词的发音音译过来后叫做——赫尔辛基。

所以说语言真的很重要,学会一门外语你就基本等于了解了当地一半的历史。打个比方,假如全世界只用一种语言,就比如说用的都是汉语吧,那么当你看地图的时候发现芬兰的首都标注着“瑞典堡”三个字,那么你就基本明白了这个国家跟瑞典的历史关系。反之,“赫尔辛基”四个字,只会让你感觉陌生、难记。

后来因瑞典被沙俄打败,芬兰又成为了俄国的附庸,几百年后才正式独立。跟其他北欧国家一样,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经济却又非常发达,别看它气候冷,人们还非常喜欢出游,不是说动不动就出国旅游之类的,而是说一家人周末不在家蹲着,一般是跑去湖边晒太阳,也就仗着芬兰湖多。

“千湖之国”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几十万年前冰层运动后给今天的芬兰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当时不只是芬兰,整个北欧都跟今天的格林兰差不多,大部分地方被超厚的冰层所覆盖。而冰层这东西不是一动不动的,而是运动的过程缓慢到让人察觉不到。由于地面土层的硬度不一致,那些较软的土层区域就会被厚重的冰层压出大坑。后来地球温度转暖,冰层也就随之融化和消退,坑洼不平的地面被暴露了出来,大坑盛满了融化遗留的水也就成了湖。

聊完了湖了再看城,在世界各国的首都当中,赫尔辛基算是及其“沉默”的一个,就像是人,不爱说话也很少有新闻,小日子过的很不错。这里面其实有客观原因存在的,换句话说赫尔辛基想张扬也张扬不起来,第一,芬兰本身立国就很晚,赫尔辛基更是很晚才出现的小城镇,后来虽说越发展越大,但与咱们印象中一个正常首都的规模,还是太小太小了。第二,由于“出道晚”,一些“传统好事儿”的坑都被周边大城市给占了,它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费劲巴力去积累、去超越某个城市,把人家特色“抢过来”;要么另辟蹊径,去“端那碗刚兴起的饭”。显然后者比较容易做到,赫尔辛基也是这么选的。

赫尔辛基建城虽晚,但近现代设计这门学科出现的更晚。如果你去到这座城市,会明显感觉除了“另类”没别的,街上的广告牌简约到没法再减,让你一眼就能看出所谓的北欧设计风格是起源于哪里;用金属盖的房子,上面居然还有螺旋形的隧道;就连最传统且古老的教堂,也要搞成一红一白。

总之,芬兰这个地方的自然地理条件特殊,人文历史环境也特殊,而特殊性正是发展旅游的不二法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