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野心家的辉煌统治叶卡捷琳娜大帝从
一、”女皇时代“出现的原因
天时中世纪的俄国尚且处于君主立宪制的时代,整个国家的统治政权都是在维护农民劳动力和地主贵族之间的阶级平衡。
俄国当权者需要随时注意二者的平衡稳定,当农民利益受损时就帮助农民打压地主阶级,反之,当地主贵族吃亏时,当权者也会直接倒戈压榨农民,以此维持双方的平等互利,稳固国家政权。
彼得大帝时期,俄国到了疆域扩张的高峰期,王权进一步提升,百姓们都在称赞彼得大帝推行改革的英明决策,但几乎没人看到欢欣鼓舞背后的俄国政权的暗流汹涌。
当时的俄国可谓内忧外患,边境外的战争被中国康熙皇朝压制,国内也存在着长期的阶级矛盾,农民起义的风声不断。虽然彼得大帝通过政改实现了王权集中,但并未解决国内阶级对立的基本问题,看似稳固的政权实则摇摇欲坠。
到了彼得三世上位,他为了平息农民经年以来被地主阶级压制的怒气,强行实施改革,想要通过减免赋税去安抚民众,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想失去贵族阶级的支持,利用各种小恩小惠去拉拢王公大臣。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两边都没有讨好,反而因为权益分配不均让双方都产生了怨气,直接为后来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政变提供了舆论突破口。
地利所谓地利就是指环境对事件发展的影响,此处的环境自然也包括社会环境。彼得三世继位后的俄国民怨四起,百姓和贵族都对这位两面派的皇帝颇有微词。
而且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彼得三世自幼就有多个国家的皇位继承权,瑞典、芬兰、俄罗斯等国家的血脉在他身上皆有延续,所以俄国皇位对彼得三世而言简直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对国家的管理也是漫不经心的状态。
况且彼得三世被推上皇位,其实也是俄国皇室万般无奈下不得已的做法。因为前任皇帝伊凡六世长时间被囚禁,致使精神恍惚,没有生育下一任继承人,所以王室子嗣一度呈现空虚状态。这种情况也为后来彼得三世亡故,二世女皇上位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借口。
其实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登帝之前,俄国就已经有了三位女皇的统治历史:叶卡捷琳娜一世、伊丽莎白女皇、安娜女皇都是”后宫“上位的典范,尤其是伊丽莎白女皇,在位期间广受好评,得到了人民爱戴,所以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篡权并没有太大的社会压力。
人和叶卡捷琳娜二世出身于普鲁士王国斯德丁的贵族家庭,虽然家族已经没落,但是贵族应该遵守的礼仪和必备的素质教养她都没有遗弃。
在嫁给彼得三世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身处异国也没有放弃对自己的严格管束。她一方面持续不断地学习着俄国本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