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首位女总统未婚生女,带孩子上班,56

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真正的男女平等似乎远没有达到,她们哪怕生活在现代文明的社会,却依旧过着传统的结婚生子、伺候公婆、相夫教子的人生。

但是,这些放在芬兰总统哈洛宁身上,那就都不是个事了,她会按自己的意愿去改变这不公平,会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为,在哈洛宁27岁之前便已经了解一个现实:总会有人成为“第一个”。

确实,不论是什么事情,如果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那就意味着史无前例,就意味着它的合理。但当真的有人跨出了这第一步,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哈洛宁非常清醒,做“第一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误,她说:“如果我犯了错,也许会贴上女性犯了错。”

你看,这就是社会现实,甚至不管你是不是“第一个”,只要你错了,就往往是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性别的错。没办法,有个成语叫以偏概全。

哈洛宁有这样高的觉悟并不奇怪,她从小就在母亲身边体味现实人生。

父亲在二战时上了前线,而母亲则从一名化妆师变成了制鞋工人。没想到,战争结束之后,父母竟然离婚了,她只能跟着母亲去继父身边生活。

母亲对哈洛宁的教育非常上心,并在她幼小的心里种下“帮工人改变生存状态”的梦想。正是有了这样的梦想,她非常努力,在大学放弃了热爱的艺术专业,成为一名法律专业学生。

及至27岁,哈洛宁成为了芬兰中央工会的第一位工作女性,身份是律师。

她印象非常深的是,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一听是女的,便直接问:“什么时候女性当律师了?”

哈洛宁非常自然地回他:“从今天早上开始。”

哈洛宁也没想到,自己这一工作便直接影响了她的后半生走向。那个时期的芬兰,进入政治场的女性非常少,她们认为照顾家庭,生儿育女才是女性的天职。

但哈洛宁工作的第二年便加入了社会民主党,并从一位律师一步一步走向议会秘书、国会议员、议会社卫委主席、社会部长、卫生部长、第一位女司法部长、第一位女外交部长,直至芬兰第一位女总统。

这些职位说起来一蹴而就,但却充满了哈洛宁人生的汗水与努力。而且,因为她的梦想不同,

因为她女性意识不同,这让她走得格外累:不同于普通女性,成为传统民众眼中的另类。

说起来可能哈洛宁真称得上另类,她在年轻的时候开始便有非常与众不同的想法,比如不信教。芬兰也算是个大的宗教信仰国家,国民中不信教的人只有4%,而哈洛宁就是这4%当中的一员。

最炸裂人三观的是,这位激进、富有正义感的女性从政者,在国会时便与恋人生下了一个女儿。但后来分手了,哈洛宁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哪怕去上班也是如此,她说:“我的孩子当时还很小,还需要哺乳,所以我必须带着她。”

可以想象,一个少有的女性国会议员,一个未婚生女,还带着孩子上班的女议员,这妥妥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跑了。只不过,别人用异样的眼球看她是肯定的,但哈洛宁从来没有困扰过,甚至没有在乎过。

后来,在哈洛宁竞选总统的时候,人们才知道这位女政治家一直没有结婚,女儿已经20多岁了。

而她当时还有一位同居的男朋友,当时已经同居了15年。

显然,这是哈洛宁身上无法被忽略的“异常”,保守派为此做足了文章,试图通过这些将这位强大的对手击败。

可惜,保守派失败了,当时芬兰民众将43%的票投给了这位另外的女性政治家,因为她说:“作为一个女人,我希望有美满的家庭生活,婚姻的不幸不是我的愿望,母亲和我经历的单亲家庭让我切身了解了普遍存在的单亲社会问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政府和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4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