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然后读了一篇有趣的学术期刊文章
最近总失眠,就想在睡不着又不想学习的时候干点什么事儿能催眠。
以前从不失眠,因为总是有课堂可以补觉。既养好了精神,又不耽误学习,因为可以回来自学刷题。可是现在不行啊!讲课视频是挺催眠的,但我要真睡了岂不是错过了知识点?视频里的内容可没有对应的资料让我自学刷题,不认真听就得重复看视频,多浪费时间。但是认真听就不能睡觉了,违背了我催眠的初衷。
那怎么办?我想了想以前没有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怎么睡着的。那时候我都会读《儿童文学》或者写点东西。但是我现在没有纸质书,也写不了东西,因为中文字会丑到我自己。但是有一个晚上,我突然想起曾经保存的一个网站,上面有大量的英文版哲学著作,我还存进了收藏夹,我不如读读那个。于是我爬起来打开电脑,点开了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篇》。第一句,我就卡住了:我不知道Meno的“me”应该读“米”还是介于“咩”和“麦”中间的那个读音,最后根据中文《美诺篇》我决定读后面那个。这时候,我才读了三个词——“IntheMeno”——然后就遇到了Anytus。在“阿尼特斯”和“艾尼特斯”之间我犹豫了一会儿,选择了第二个。然后,我遇到了Socrates。我知道这个人名是苏格拉底,但我不知道重音在哪,于是我打开剑桥在线词典查了一次、跟读了一次。几个词之后再看到这个人名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没记住。再查、再跟读,反复了好几次。确定自己记住重音了之后,我发现了Euthyphro。是书名。……我连书名都不知道怎么读我怎么配读这本书!于是我又花了好几分钟确定读音,直至看了这个词的读音教学视频之后才犹豫地放弃纠结。(就在写这句的时候,我又点开那个视频听了一遍。)在我惊觉自己读一行竟然要花十几分钟的时候,我放弃了这条催眠途径。
今天,我觉得自己应该读点儿简单易懂没有那么多专有名词的东西,于是我想到了曾经在为自己的研究论文查文献时,看到的一篇标题非常有趣的文章。这篇文章使用了和我类似的研究方法,所以出现在了我的检索里。文章名字中吸引我的是“seven-yearitch”这个英文第一次见但反应到中文耳熟能详的名词:七年之痒。当时觉得很新奇,就记住了这个我曾以为是本土中文没想到有对应英文的表达。于是今天就按照关键词重新找到了这篇文章:《婚姻时长和离婚:七年之痒还是终生之痒?》作者HillKulu,期刊Demography,发表于年,DOI:10./s---1。
本来想把这次的文章标题起作——婚姻之痒不需要7年,5年就可以——但是我想写点废话,放那样一个标题又不直切主题实在是不厚道,所以就换了一个标题。那句原定标题体现了这篇学术期刊文章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对七年之痒起源的疑问,就查了一下,发现是来源于年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电影《七年之痒》。为了确保可信度,我又查了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3.,算好的。于是就想分享出来。
文中,作者使用了出生于年至年间的芬兰本土女性及其配偶的样本数据,排除了在国外出生的芬兰女性,共计7万4千多名芬兰女性。将婚配时间限定于年至年间,数据产生了8万1千多次婚姻(7万4千多初婚,6千1百多二婚,4百多三婚或更多)和1万8千多次离婚(1万7千多首离,1千4百多再离,1百多三离或更多)。研究发现,结婚前三年,离婚风险会显著上升,接下来继续上升两年,直至第五年达到峰值。从第六年开始的五年内,离婚风险显著下降,之后持续下降。另外,二婚和三婚的女性比初婚的女性更可能离婚;结婚年纪越小,离婚风险越高;受教育程度低的夫妻具有更高的离婚风险。意料之中,离婚风险会随着家庭内孩子数量的增多而降低,但是受最小孩子的年龄影响显著:当女人受孕后,离婚风险会大大降低,并在整个孕期、孩子出生前后、孩子两岁以前维持低值;随着孩子长大,离婚风险会逐渐增高。另外,未婚先孕的夫妻比婚后生育的夫妻具有显著更高的离婚风险。女性个体不被观测的特点会影响离婚风险,但是并不会影响离婚风险先升后降的模式。将婚姻划分年代后,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的婚姻比70年代的婚姻更快达到离婚风险峰值;对于长期婚姻的离婚风险,后面年代的要比前面年代的高。
以上。我觉得还挺增长见闻的。这不比看营销号文章有意思多了?每次刷手机都能刷到那些“情感类”文章,看得我直皱眉。你控制变量了吗?没有你搁哪儿说啥呢?你搞案例分析呢?那你倒是把案例信息列出来啊?一上来就男人女人大家……谁跟你是一类人啊?你要想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就好好用第一人称,再不济你也可以无中生友,好好把个人经历和其他人隔离开来,也省得讨论局限性了。
其实我这次原本还想查查男人要多久才能忘记前女友以及女人要多久才能忘记前男友、两者时长对比啥的,然后我发现我搜不到,应该是关键词没找好。但是如果把关键词改为“遗忘”和“记忆”的话,会搜出来一堆一看标题就没有意思的文章。怎么说呢?可能是学者们太无趣了吧,都不研究有趣的东西。越贴近生活的东西反而越没人研究,都觉得自己会、不需要、没必要,但是这就造成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无知啊。我就经常想要搜什么生活问题,却搜出来一大堆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甚至是跑偏的结果,就很无语。不贴近生活的我用不到,贴近生活的我找不到。求个知真难。就比如这个要多久才能忘记前任的问题,我希望看到的是——男女大脑构造中分管记忆那部分的运作方式的相似与不同,以及外部环境和其他因素对于人物记忆、事件记忆和细节记忆的影响——而不是什么:“为何要记挂伴侣的前任,学会放下”、“十大作死技巧之一:在现任面前说前任好”、“如何稳固情感:不要在现任面前提及前任”。我去你的!
越写我还越来气了,背离了我催眠的初衷。emmm
下次见,我的读者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