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国曾因战争跻身欧洲霸主,开创辉煌的帝国
北欧苦寒之地,冰天雪地,人口稀少。在资源和人口数量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片地域很少有国家能够称霸欧陆。但是,就在17、18世纪,一个北欧国家在血与火的战争中迅速崛起,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帝国时代,更是位列欧洲霸主之一,又在百多年后因另一场战争而衰落下去——这就是位于北欧波罗的海沿岸,瑞典帝国的兴衰史。
在数百年的时间里,瑞典只是北欧一个贫困、人口稀疏的国家,缺乏国际影响力。但是,由宗教改革掀起的三十年战争,给了瑞典一个绝佳的机会。三十年战争期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介入争端,并一度征服了神圣罗马帝国约一半的领土。另外,由于德意志是主要战场,所以德意志地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三分之一的人口更在战乱中丧生。
战后,法国、瑞典等诸国又分割地盘,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此后,瑞典成为欧洲领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及西班牙。而瑞士、荷兰及北意大利诸国皆趁机独立,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由于成功介入三十年战争,瑞典的国力得以迅速提升,以至于在欧洲取得了一定的领导地位。
此后,一任女王克里斯蒂娜的奢侈铺张将国家财政带到破产的边缘,并在各地造成动乱。
后继者卡尔十世·古斯塔夫尽力恢复金融秩序,但是他的好战为瑞典招来了许多敌人,包含勃兰登堡、丹麦、波兰及俄罗斯。
年5月3日,瑞典与波兰的长年战争随着《奥利瓦条约》的签订结束了。波兰正式割让利沃尼亚和里加予瑞典,并放弃对瑞典王位的要求。连年战争使得波兰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以及欧洲强国的地位,也进一步加强了瑞典帝国的威望。
于同年签订的《哥本哈根条约》更是标志着帝国国力达到顶峰——波罗的海除了丹麦部分完全成为瑞典内海,北德意志的大河出海口均在瑞典的控制之下,而保障宗教自由更使瑞典成为欧洲大陆新教国家的领导者。
但是,帝国的辉煌也极为短暂。在经历了两败俱伤的斯科讷战争后,瑞典帝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而在年,丹麦、波兰及俄罗斯同时向瑞典宣战,大北方战争开始。战争初期,波兰和丹麦首先被瑞典击败。后来,俄罗斯攻占了瑞典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几处要地,而瑞典君主卡尔十二世因先前的胜利冲昏了头,并没有先将这些失地收复,反而直接挥军莫斯科。但是,严酷的天气与俄军的焦土政策,使得瑞典军队被迫撤退。
战局的失利就在这种情况下越演愈烈。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会战被歼灭。虽然卡尔十二世侥幸逃到奥斯曼帝国,但瑞典已丧失同俄罗斯争霸的能力。接下来的几年里,随着瑞典的节节败退,波兰与丹麦重新对瑞典开战,使瑞典失去了三十年战争以来所获得的领土,甚至连位于本土的芬兰也落入俄罗斯之手。
年,随着《尼斯塔德条约》的签订,大北方战争结束。这标志着瑞典帝国的衰落,而俄罗斯崛起成为波罗的海的新霸主。至此,瑞典被挤出欧洲霸主地位,从此无缘欧洲列强的顶级争雄。瑞典因三十年战争而崛起,又因大北方战争而衰落,可以说是成也战事,败也战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