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二战态度暧昧,芬兰逆境中却严守中立,
二战历史上北欧四国(丹麦,挪威,瑞典,芬兰)作为德国首要目标,个人认为只有芬兰才是为了真正中立而夹缝中求生存,并没有助纣为虐帮助德国。
首先,丹麦是北欧四国中最弱小的国家,再加上国土与德国接壤。在开战仅4个小时后以后就宣布投降。之后成为二战中的德国最大的奶制品和肉制品提供者。
挪威拥有北欧四国最长的海岸线,其岸炮部队是挪威最大的军力投入。但是,挪威在德国外交、军队双重恐吓下国王哈康七世被迫逃亡北极。德国在挪威扶植了维迪昆吉斯林领导下的傀儡政府。之后为二战中德国提供鱼肉和皮革制品。德国通过驻扎在挪威深水港里的海军,有效地拦截盟军对苏联的援助。挪威还为德国原子弹计划提供主要的原料——重水。
一直打着中立旗号的瑞典,在二战中为了本国利益却对德国“眉来眼去”。在年瑞典就允许德国在其境内运输物资,事实上就是瑞典人承接了德国在瑞典境内的运输任务。有数据表明到年底,瑞典帮助德国运输了万部队和10万多列火车的物资到前线。并且在面对犹太人在瑞典的存款,瑞典完全面向德国利益。
芬兰,作为北欧四国里唯一保持真正中立的国家。在面对苏德强大的压力,依然坚守本国利益,夹缝中求生存。
在二战以前,很多俄罗斯帝国的士兵逃亡芬兰。并且在芬兰建立反抗苏军的阵地,苏联一直视芬兰为威胁。芬兰的最早的国境线紧挨苏联的列林格勒,再加上苏联觊觎芬兰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苏联提出和芬兰交换领土被拒后,挑起了苏芬战争。
苏芬战争态势图最终结果是,芬兰人在传奇总统曼纳海姆的带领下将苏军打的头破血流。并且成功阻止苏联扶植政府的傀儡政府的统治,打破了将芬兰划为苏联领土的阴谋。
虽然这场战斗苏联伤亡率高达了5:1,但无奈芬兰本来就是一个小国,最终还是无法与苏联抗衡。年3月芬兰被迫签署条约,割让10%的领土给苏联。
芬兰军队抗击苏军年“巴巴罗萨”计划实施之前,德国就希望拉着芬兰一起进攻苏联。但是芬兰人清晰记得在刚结束的苏芬战争中,德国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侵略,但是却大量拦截国际对芬兰的援助。德国为了表示真诚,派遣大量教官和物资帮助芬兰重建军队。但是,芬兰依然不为所动,保持中立。直到年苏德战争全面爆发,芬兰人意识到这是收复失地最好机会。于是,芬兰加入德国开始收复失地。
值得提醒的是,芬兰在收复了苏芬战争失地后,拒绝扩大芬兰参战范围。即使在希特勒许诺将整个科拉半岛划给芬兰,芬兰高层依然不为所动(科拉半岛面积将近是芬兰国土的1倍以上)。这说明芬兰高层对于苏德战争性质的有着明显的认识。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出现败势以后,曼纳海姆便预言苏德战争德国必败。年曼纳海姆接任芬兰总统以后开始秘密和苏联联系。在和苏联谈判反复协商后签署停战协议,随即要求德军撤出在芬兰驻军。在德国拒绝以后,芬兰立刻调转枪头将德军赶出拉普兰。
撤离芬兰的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一直在苏德两大强国之间捍卫着国家的尊严、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并且保持清晰不受法西斯的诱惑,没有助纣为虐帮助德国侵略苏联。所以说,芬兰才是二战中北欧四国真正严守中立和正义的国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