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前的芬兰,沙俄和瑞典反复争夺践踏的战
芬兰,一个古罗马时期荒芜、中世纪时期虚无、地理大发现时期可有可无的国家,看它的历史你会觉得很不一样,因为咱们读惯了自己这种从文明古国开始一条线顺下来的历史。芬兰呢?你看几个主要城市就可以了,毕竟荒郊野外人烟稀少,就算在中世纪某个庄园主手里的土地上,也发生不了什么值得咱们看的重大事件。
那么请你记住三个城市,即图尔库、维堡和赫尔辛基。从文明扩散路线上可以看出,从瑞典出发,先经过奥兰群岛,登陆大陆后的第一站就是图尔库。芬兰主教的教区以及核心大教堂都建在图尔库,所以使这个城市成为当时整个芬兰地区的核心;维堡你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很俄国范儿的名称,当初它属于芬兰的时候叫维普里,阻挡着诺夫哥罗德大公国的西进步伐;赫尔辛基是现在芬兰的首都,原名叫赫尔辛福,只是一个到十六世纪中期才出现的小渔村,所以到近现代以前,芬兰历史基本没它什么事。
芬兰东西两侧的邻居后来都发生过变动,瑞典是以加入丹麦女王组织的卡尔马联盟的形式,基本并入了丹麦。而诺夫哥罗德大公国则被新崛起的莫斯科大公国占领,沙俄诞生了。
等到卡尔马联盟维持不下去之后,北欧的主动权逐渐转移到瑞典,而与瑞典争夺这个主动权的国家,也从丹麦慢慢变成沙俄。所以接下来将是这几个国家的密切接触和碰撞,而咱们之前已经把这些相关国家的历史都聊透了,芬兰史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期间瑞典从芬兰地区又是征兵、又是加税的,也曾引发过芬兰人的起义,但那种规模和影响力对于正处在绝对上升期的瑞典来说,可以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俄国没少跟瑞典打,但还是因为当时的瑞典太强,它根本干不过,北方战争初期,俄国因战败而割地,瑞典的疆域往东扩大了,这条分界线基本就是今天芬兰和俄国的国界线。
瑞典在其强盛期的末尾,赶上了一波海外殖民风潮,比如今天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当初有那么二十多年里,就是瑞典的地盘。有殖民就有本土移民,虽说芬兰跟着瑞典过日子,在人家的强盛期,自身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作为边陲或者说非核心地区,重税之类的压榨基本把发展给中和掉了。所以芬兰移出的百姓数量特别多,本身它人口基数很小,到十八世纪也还不到五十万人,再大量移出一批,这就是咱们开篇为什么说可有可无了。
移民这个概念关键看移出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地理大发现后世界上移民率最高的是爱尔兰,因为那里有个英国俯视着它,第二位的就是芬兰,因为这里有个瑞典“俯视”着它。
年已是北方战争末期,局势与一开始时候有了大的转折,瑞典衰落了,丢掉了北欧的绝对优势地位。新崛起的沙俄拿过了接力棒,把边境线狠狠地往瑞典这边推移了一把,维堡变成了沙俄防御西边的要塞。
到底后来芬兰花落谁家?两次世界大战表现如何?最后又是怎么独立的?下集接着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