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人设计理念短平快的孟菲斯画风vs

在芬兰,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甚至已经无缝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

了解完芬兰人的习性和芬兰文化后,就会有人想知道,被称为“设计之都”的芬兰究竟如何将设计应用在游戏领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孟菲斯”。

孟菲斯指的是一群听着BobDylan的歌,反对单调冷峻的现代主义,强调手工艺方法制作的产品,并从波普艺术、东方艺术、非洲拉美的传统艺术中寻求灵感的艺术家所创造出的艺术风格。

“孟菲斯”的风格打破配色规律,用明快、风趣、高对比度的色调突显个性,

几何图形以及组合方式像游戏关卡和地图一样多变。

现代主义思潮一直在崇尚“北欧性冷淡风”,但是当下设计界对于“少即是多”的“黑白灰”难免产生疲倦。于是,后现代的“孟菲斯风”轻松愉悦的审美价值再度被大众发掘。

从游戏设计的角度来看,如果“INSIDE”是游戏界的“性冷淡”,那么“荒野乱斗”就像是游戏界的“孟菲斯”。

同为北欧游戏制作公司的作品,这两款游戏除了类型不同之外,画风和人物设置也天差地别。

前者是暗黑画风背景与缓慢静谧的节奏之下,孤独的个体寻找未知旅程,在关卡中寻找隐喻和破解之法;后者采用了快节奏moba的对战模式,短平快的时间限制,以及如拆盲盒一般解锁Q版硬核英雄形象。

受“维京”文化的影响,无论从艺术创作还是内容制作上,北欧人都有着两极又和谐的特性。而“维京”其实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动词,代表一种“无畏、探索、灵活、多变”的精神。

这也是为什么北欧人常常一专多能,身兼数职,如同从“巨人”到“精灵”,如同从“极寒”到“极光”,而当下的风潮似乎打破了思维定式,让巨型、沉重、史诗、冷峻这些足够“北欧”的词汇被解构重组,构成更具色彩和灵活性的模样。

值得思考的是,细品流行文化中的符号,北欧文化中的悲怆性与玩乐性被应用到众多领域,从影视界的《变相怪杰》到《雷神》,再到设计灵感中的less和more,小众的文艺和历史如何成为大众的文化和潮流,或者至少能够成为大厂中意的宝藏资源,其中的奥秘值得反思与借鉴。

无论是Shelly糖果紫色的头发,还是Rosa粉绿配色的装备,甚至是每个人物的表情,《荒野乱斗》这款短时间内爆火的手游赢在了对战模式以及美术风格上,得益于维京文化,利用北欧传统内核里突破文化壁垒吸人眼球的创作风格和民族性格。

这些力量都化作童心注入到游戏当中,就像BobDylan《ForeverYoung》里唱的:Mayyourheartalwaysbejoyful,mayyoustayforeveryoung.(愿你的心永远快乐,愿你永远年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6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