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2018测试,中国四地区全球排名
年12月3日,OECD发布最新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测试数据结果,参加此次评估的有来自79个国家或地区的约60万名学生。
图片源自网络此次中国参评的四个省市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组成的部分地区联合体,以阅读分、数学分、科学分的成绩登顶榜首。然而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AngelGurria)强调,中国东部的这四个省市远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体情况。
自年以来,有超过90个国家或经济体参与PISA测试,所有的测试国家的经济体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87%以上,总的学生人数超过万人。截止目前,已进行了7轮的PISA已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质量监测项目。
图片源自DW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现在仍然可以通过学生的家庭背景,预测学生所接受教育的质量。数据显示,平均10%富裕家庭的孩子阅读成绩要比家庭条件最差的学生高出分。
参与OECD测试的79个国家或地区,在过去10年,虽然在学校教育支出上增加了15%,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全面的改善。以PISA为例,年79个国家或地区中有超过一千万的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阅读任务都无法完成。
中国四个地区的阅读成绩最高,但每周花费的时间也高于OECD平均线44小时,达到了57个小时,基本是以“时间”换“成绩”,而排在第二位的“新加坡”以每周50小时的阅读时间紧随其后,而排在第五名的芬兰的平均时间仅为36小时。
正如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表示,亚洲文化圈与西方有所不同。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中,每个孩子的个人发展是最重要的,在东方则比较重视统一和最起码的教育标准。他说,“比萨测试结果显示,上海学生的水平都处于中上游。也可以说,孩子们好的表现,是以牺牲课余时间为代价的。”
备注:Y坐标表示PISA的成绩,X坐标表示睡眠不足,近视在孩子们中普遍存在。中国的学生们必须死记硬背许多课本知识,然后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家长往往负责监督,而且甘愿花费毕生积蓄、牺牲所有空闲时间来确保孩子有个好成绩。
这种高压式的统一教育,一方面带来某些成绩,另一方面,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孩子们的创造力被扼杀。
我们从下图孩子在学校的幸福感知力可以看出,中国学生的幸福感较低。
左边三项分别指出:
●学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对学校的归属感;
面对失败不会怀疑自己未来的计划
PISA是由OECD世界经济合作组织策划的,每3年举行一次,面向15岁的中学生,PISA测评包括多选和开放式问题,其中包含了数学、阅读、科学之外,还会选择一项跨课程(Cross-Curricular)的素养(例如团队精神)进行评测,透过情境化与生活化的题目形式,了解学生具备面对未来生活所需知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程度,各国学校随机抽选。
基于全球素养在当代全球化社会中的重要性,“全球素养”被选定为所选定年进行评量的跨课程素养。年12月12日,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和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联合发布了《PISA全球素养框架》(PISAGlobalCompetenceFramework)。
全球素养评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认知测试”,一部分是“背景问卷”。“认知测试”主要考察青少年能够分析本国(或地区)、全球和跨文化的问题,理解并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图片源自网络而背景问卷则是了解学生对国际事件的熟悉程度、语言和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及他们的学校教育如何发展学生的全球素养。学校和教师问卷将作为对比,展示教育系统是如何通过教学与课外活动整合全球和跨文化视角。
PISA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到世界各国内部教育的变迁,一方面,还可以对比国与国之间之间的教育差异,对全球范围内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变革有个整体的、清晰的了解,当然也为国家的教育部门或机构提供参考的意见。
正如PISA报告中提到的,为公民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发挥其全部潜力,为一个相互联系日益加深的世界作出贡献,并通过更好的工作技能实现美好的生活,这些需要全世界的决策者们予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