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职业里,女性一直在被消失教育新

最近很火的一档求职综艺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

展现了各路神仙学子,争取顶级律师事务所实习机会的真实面试场景。

第一位面试者贺鑫磊,她的面试过程就呈现了国内女性职业选择的一个典型现象。

她的教育背景非常优异,也有好几份实习经历。

但几个问题下来,就被面试官打上了“不合适”的标签。

因为她考上了父母让她选择的公务员,

并且父母的意见,在自己的职业选择上的影响比重足足有60%。

就这样,贺鑫磊失去了这份实习机会。

显然,父母左右着贺鑫磊的职业选择。

但是,我们很少会从男性嘴里听到“父母让我找份安稳工作”这样的说法。

而女生在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时,却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声音。

从高中文理分科开始:理科很难,不适合女孩子,很容易被男生超过;

大学毕业面临职业选择:女孩子考个公务员、当个老师就好了,要那么拼干嘛,安稳就行。

这些僵化的要求,正在阻碍女性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01

女性不擅长理科?研究:假的。

专业方向的选择会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有不少影响。

很多女生不选择理工科,是因为文科学习起来更容易,这会导致她们更难在一些高薪岗位(如程序员、工程师等)上与男性进行竞争。

而在很多大学的理工科专业,性别比例也确实严重失衡,因为女生都扎堆在管理、师范、文学类的专业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女孩子学不好理工科”的传统观念影响导致的。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填志愿填报的是工程类专业,周围却有人说:这不是男孩子才会选的专业吗?

但是,不少研究表明:“女性理科能力比男性弱”,是一个伪命题。

JessicaCantlon是约翰卡梅隆大学的神经学教授。

她研究了3-10岁的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后发现,当他们在做基础数学题时,男孩与女孩的脑活动不存在显著区别。

Cantlon认为:在生理基础上,男孩与女孩的理科能力没有特别大的差距。

但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对女性存在的刻板印象,也确实会影响女性的表现。

有研究者曾招募了一批数学优等生,他们被要求做一份很难的数学测验。

测试开始前,部分参与者被告知,测试基本不存在性别差异,男女生表现都差不多。

另一部分参与者则被告知,一般男生会在这项测试中表现更加出色。

结果显示,女生对于刻板印象的焦虑,确实影响了她们的表现。

而在一项针对全世界学生的学习评估中,研究人员收集了64个国家、30万名初中生的学习数据,从中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

如果一名女生的理科水平比较高,那么她的阅读水平,也很可能会更高。而男生却没有这种情况。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在理科的学习能力上,女孩并不比男孩差;

而在文科方面,女孩相比男生会存在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的记忆中,如果女生的理科成绩不错,她们更可能全科兼优;而理科成绩好的男生更可能存在偏科。

在老师家人的劝说和考试分数的压力下,不少女生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文科。

02

越平等的地区,越多女性学文科

在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很多人认为女孩子做公务员、当老师就挺稳定,不用那么拼命。

而这些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家庭的压力,都会影响女生在职业发展方向上的选择。

那如果社会文化更加平等,女生的选择会是什么呢?

有一项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一个国家性别越平等(性别平等指数-GGGI越高),该国女性攻读STEM类学位的占比就越低。

(STEM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4门理工学科。)

作者获取了联合国对多个国家的性别平等分数,以及各个国家中女性考取STEM学位的比例数据,绘制了这样一个散点图。

结果显示:在多数性别平等指数越低的国家,会有更多女性选择攻读STEM类学位。

发达国家,例如芬兰、瑞士、挪威、荷兰等,位于散点图的左上方——性别相对平等,但有更少女性选择STEM类学位。

而位于散点图右下角的大多是一些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例如土耳其、印尼、越南,它们的情况则完全相反。

一般来说,性别越平等的国家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2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