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何时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1721年,由

雷安萍治疗皮肤病怎么样 http://pf.39.net/bdfyy/bdfrczy/250606/r6vjpb1.html

17世纪的俄国是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的落后国家,其南面的亚速海和黑海由奥斯曼帝国控制,西面的波罗的海水路则被瑞典封锁,尽管早在伊凡三世(至年在位)时,莫斯科公国的疆域就已经抵达北冰洋,但却尽是封冻期漫长的苦寒之地。当时欧洲的状况是,沿海国家占据优势,越往内陆,经济发展水平和思想文化观念就越趋向保守和落后,所以俄国为加强同西欧的往来,改变自身困窘的局面,只得扫清挡在出海通道前的障碍。

莫斯科公国在瓦西里三世统治时期(至年在位),先后将普斯科夫、梁赞并入公国版图,并收回被立陶宛占领的斯摩棱斯克。由此罗斯大地数百载兄弟阋墙、兵祸连接的分裂割据状态宣告终结,此时的俄国是据有波罗的海出海口的,但在年被“封闭”。因为他们遇到了瑞典的古斯塔夫国王。古斯塔夫国王堪称一代枭雄,其以矿藏开采为基础发展出坚实的军火工业,并厉行义务征兵制,从而使武器精良、军纪严明的瑞典军队成为当时欧洲的最精锐之师。

17世纪初是俄国的混乱时期,频繁的内斗和蔓延的农民起义消耗着本就脆弱的凝聚力,而波兰趁机东侵,控制伏尔加河中上游,甚至占领莫斯科的举动更使俄国面临被瓜分的命运。而强盛瑞典的背后掩杀,无疑将雪上加霜的俄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此危急存亡时刻,大贵族米哈伊尔·罗曼诺夫被缙绅会议推选为国家首脑,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重建核心的俄国逐渐掌控局势,但尚无力与瑞典争雄,年俄瑞订立和约,俄国丧失了其全部波罗的海出海口,又回到了地理相对闭塞的状态,唯一可以同外国通商的港口仅剩北冰洋的阿尔汉格尔斯克。但该港一年中有九个月封冻期,且驶往西欧要比经过波罗的海的路程多一倍。此种出海通道的困窘局面一直持续百余载后才逐渐扭转。

而扭转乾坤者就是威名赫赫的彼得一世。彼得决心改变俄国屡败后暴露出的落后愚昧状态,遂厉行改革。其实行义务征兵制,创建海军(至彼得当政末,俄战舰保有量已达48艘);并发展工商业以保证军备供应,践行从国外招聘技术专家和派遣留学生赴西欧学习的双管齐下政策……,这些缩短极端落后的俄国与西方间距离的做法,是卓有成效的。俄国逐渐有了与瑞典争雄的资本,彼得一世的那句座右铭——“俄国需要水域”可以实现啦。

为了让西风吹遍俄罗斯大地,彼得鉴于波罗的海沿岸诸国同瑞典矛盾重重,遂与萨克森、丹麦和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共同向瑞典宣战。在这场起自年8月,延续21年的决定俄瑞命运的北方战争中,有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那就是发生在乌克兰东部的波尔塔瓦会战。当瑞典在17世纪缔造了波罗的海霸主地位后,其资源不足、人稀物少的不利因素开始暴露,北方战争中,瑞典虽然有一流的军事统帅查理十二世和仍然骁勇善战的部队,但却因人数劣势被同样以瑞典方式训练出的他国军队所压制,波尔塔瓦会战中瑞典军队就是败在了彼得一世亲率的4.2万俄军精锐的手上,此战,瑞军仅阵亡者就已逼近万人,而查理十二世也仅带领不足两千的部队渡过第聂伯河,避居到奥斯曼帝国境内。

年的波尔塔瓦战役可谓一战定乾坤,“不可战胜”的查理十二世统率的欧洲最强陆军竟被看似孱弱的俄军击败,丹麦和波兰再次与俄国结盟,普鲁士亦加入,瑞典则被拉下强国地位,逐渐归于沉寂。年,北方战争结束,俄国获得芬兰湾和里加湾沿岸大片土地,凭借波罗的海沿岸优良的出海港口,俄国终于从一个相对闭塞的望洋兴叹的落后国家,转变为一个濒海强国。就在此年,参政院授予彼得一世皇帝称号,莫斯科国正式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96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