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好充电宝研究称手机电量影响性格还可能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news.html

下回你去面试或赴约时,最好带上充电宝,别让对方发现你手机没电,不然可能面试被挂或被异性“十动然拒”——这不是玩笑,而是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

一项研究称,智能手机扭曲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让我们用剩余电量来衡量时间。

参与一项研究的人表示,他们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手机电量的充足程度,而这一比例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研究人员采访了一小部分每天通勤时间较长的伦敦人,探讨了能源使用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那些经常充电的人被认为是“计划狂”或“控制狂”,而那些让自己的手机耗至没电的人则被认为是“不体谅人”和“缺乏计划、没有条理、杂乱无章”。

伦敦城市大学的市场研究人员托马斯罗宾逊和芬兰阿尔托大学的埃里克阿诺德对22名年龄在23岁至57岁之间的伦敦人进行了调查,这些人每天通勤时间在60分钟至分钟之间。

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通过手机耗电量来衡量他们的旅行时间。

“人们不再去想他们的目的地是10公里以外的地方,或者是10站地铁。”

罗宾逊博士说:“他们会想到,这是一段手机会消耗掉50%的电量的距离。”

他补充说:“在采访中,受访者讨论了充满电的电池如何让他们感觉积极,好像他们可以去任何地方或做任何事情。”

“然而,任何少于一半的电量都会让人感到极度焦虑和不适。”

其中一名参与者描述了他们看着手机电池图标的感受。

他们说:“充满了电就意味着‘太好了,太棒了’,‘今天是个好日子’。”

当手机的电池电量达到50%时,他们说,他们会想:“天哪,我最好不要让它一直在后台更新。”

据报道,电量达到30%的影响最大。有参与者如此形容:“现在我再也没有乐趣了。”

他们认为,电池图标已经成为社交和消费任务的核心,因为设备越来越不只是一部手机,还包括地图、钱包、日记、娱乐系统等功能。

研究人员认为,我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人们根据手机电池的电量来识别自己和他人。

那些监控自己电池状态并采取措施时刻保持高电量的受访者称自己是“计划者”、“控制狂”、“相当挑剔”和“有点强迫症”。

相比之下,参与者表示,让手机电池耗尽的人“不体谅人”、“杂乱无章”和“令人沮丧得可怕”。

罗宾逊博士说:“我们发现,手机没电的人会被他人视为与社会规范脱节,因此无法成为称职的社会成员。”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联系纽带,无法有效地管理电池续航时间成了无法管理生活的象征。”

研究人员还发现,管理设备电池的电量对人们安排一天的方式有影响,比如在睡觉时争论谁可以在床头柜上给设备充电,以及去往有充电点的地方。

这项研究的全部结果发表在《营销理论》(MarketingTheory)杂志上。

或许,下回带一台续航时间两天的老年机出门会是个好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9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