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世界一霸,如今被西方世界孤立,俄罗
曾经的世界一霸,如今沦落为被大半个国际社会“孤立”的地步,俄罗斯究竟是可悲还是可恨?
一场俄乌冲突,对双方来说打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对其他国家来说打得却是国际关系上的“人情世故”。这更让俄罗斯看清了自己被“孤立”的处境,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非西方国家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
但是相比之下,和整个西方世界对乌克兰送武器、送资金的“全情投入”式援助,俄罗斯这一边却显得无比黯然落寞,连总统普京和俄国防部长都直言,俄罗斯没有朋友,只能依靠自己。
更让俄罗斯“破防”的是,曾经苏联时代的“兄弟”,纷纷跳出来与之为敌,除了正在进行军事对抗的乌克兰,跳的最欢的便是波罗的海三国。从去年俄乌冲突开始,立陶宛就首先“发难”先是切断俄天然气供应管道。
后又“封锁”其进入“飞地”加里宁格勒的铁路,最终外交关系降至最低的“代办”级别。而新年伊始,爱沙尼亚又搞出“封锁”芬兰湾,围堵俄罗斯西部出海口的“阴招”,更是和拉脱维亚一起,统一对俄罗斯外交降级。
如果说这三个小国,是因为苏联时代被“强占”的惨痛经历,导致心怀仇恨,在解体后彻底倒向西方,又加入“北约”甘做马前卒的话。那么整个西方其他国家都一直援乌反俄,搞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模样,就让人十分费解了。
毕竟俄罗斯虽然地跨欧亚,但是包括首都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腹地,都是位于欧洲地区,主体民族斯拉夫人也是金发碧眼的欧洲人模样,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一直以欧洲国家自居。理论上即使不能“迎合”整个欧洲,有个三五好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事实却是,整个俄罗斯崛起的历史上,就几乎没有怎么赢得过欧洲的认可与接纳。
即使是强盛一时的苏联,也只能凭借武力值让东欧各国“屈服”,凭借军事和经济援助在亚非拉世界广结“善缘”,不过这也造成了其解体后,前者的反目成仇与后者的冷眼旁观,对于俄罗斯打破“孤立”处境并没有多大改善。
解体后全面“西化”的俄罗斯,却依然遭遇“孤立”,究竟什么关键因素让西方对俄如此“忌惮”?
如果说如今俄罗斯与西方为“敌”,是普京上台后为了重塑“帝国”昔日荣光造就的危机,那么90年代刚刚面临苏联解体的俄罗斯,是卸下所有“盔甲”最软弱的时刻。为了能够实现融入欧洲的“梦想”,叶利钦不惜让当时的俄罗斯“自废武功”,不仅政治制度上全面西化,并且在削减核武器的协议上不断对美妥协,几乎达到“跪舔”的地步。
但换来的只是“七国集团”会议的旁听席待遇,虽然后来“荣升”为所谓的“八国集团”成员之一,但是依然无法成为真正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当俄罗斯毫无底线,极尽媚态的表示想加入欧盟甚至北约时,两者一个作为欧洲经济的核心组织,一个作为美国领导的西方军事同盟,都毫不留情面的拒绝了俄罗斯的请求。
而北约不仅不接纳俄罗斯,甚至在世纪之交的东扩过程中,将波多地海三国和整个巴尔干半岛各国都几乎收入囊中,将剑锋直指俄罗斯咽喉。对于俄罗斯来说,自己同样属于欧洲,一心想融入西方,但对于西方来说,俄罗斯却是一头来自东方猛兽,接纳俄罗斯就等同于“养虎为患”,俄罗斯越是靠近,越是让整个欧洲陷入深深的恐惧。
这样悬殊的理念差距,便来自于俄罗斯一以贯之的“扩张性”,15世纪莫斯科公国刚刚开始展露头角时,仅仅只有区区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帝国最全盛时期的疆域,竟然高达两千两百万平方公里以上。
这一步一步做大做强的背后,是沙俄对整个欧亚大陆的血腥征伐,遥远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就不必说了,整个欧洲北至波罗的海,南到黑海高加索山脉一线,包括如今芬兰、波兰、乌克兰大片土地在内,都是沙俄扩张的领土。
之后的苏联更是以此作为自己的疆域蓝图,当红色帝国闪耀在欧洲东方,钢铁洪流随时可以推平整个西欧时,对于斯拉夫人扩张血性的“恐惧”,再一次在欧洲人心中“强化”。
整个欧洲集体“孤立”俄罗斯,除了面对扩张的恐惧,更多的为何是文化和精神的成见?
当东欧剧变苏联轰然倒塌的一刻,威胁整个西方的红色帝国,其实早已荡然无存,但是随即解散的华约,却并未促使与之对抗多年的北约也走向落幕,相反却得到强化。北约针对继任者俄罗斯的目的昭然若揭,甚至让人怀疑西方的“敌人”从来就不是意识形态,而自始至终就是极具扩张性的俄罗斯。
在欧洲人看来,俄罗斯的扩张本性是刻在基因里的,而这颗基因的“种子”则来自于东方,当13世纪蒙古帝国的横扫欧亚时,东欧的斯拉夫人不得不选择臣服在其脚下,成为金帐汗国的一部分,也就自然被西方看做是蒙古人的附庸,更重要的是,当时被称作罗斯的各个公国,在被蒙古人统治的多年里,的确在政治制度和领土扩张理念上受到了侵染。
只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俄罗斯人自己却并不自知,还在蒙古帝国衰落之后,一心想向西方“靠拢”,然而俄罗斯人攻城略地般的靠拢方式,实在难以让欧洲接受。尽管俄罗斯一步步强大,在整个欧洲眼中却永远只是边缘地带,这种“边缘化”不止来源于俄罗斯位于东欧平原,远离传统欧洲中心的地理位置,更来源文化和心理上的距离。
对于整个欧洲来说,最基础的精神文化认同源头,便是那个曾经地跨欧非的罗马帝国,在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之后,以西罗马帝国为中心西欧和其信奉的天主教,以及在此基础上后来分离出的新教才被认为是基督教一脉相承的正统。
但是俄罗斯作为传统欧洲眼中的蛮夷,偏偏在15世纪末,由伊凡三世大公,迎娶了拜占庭帝国的索菲亚公主,接过了已经被奥斯曼帝国灭亡的东罗马衣钵,不仅开启了俄罗斯的进击之路,更是以东罗马信奉的基督东正教分支为尊,将自己塑造成真正的欧洲正统,罗马第三帝国的延续。
所以俄罗斯作为欧洲的“异己”,如果力量弱小尚且可能被接纳,而越是强大越会是威胁,这就是俄罗斯将会被永远“孤立”的宿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