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三周岁多了,一让他刷牙就一直哭闹不停

你描述的情形跟我的一样,我女儿之前也是如此。一让刷牙轻则磨磨唧唧,重则哭闹不止。后来我用了一些方法,改善了这一状况,现在我分享一下自己从2方面入手的做法,希望对你有帮助。不想刷牙的娃1提升体验孩子不愿刷牙,肯定是体验不好。要是让她吃巧克力,她屁颠儿屁颠儿地就去了。我娃不爱刷牙,据她说,牙膏弄得满嘴都是,让她很不舒服,而且自己刷来刷去,说不定还把自己的牙给弄疼了。孩子不像大人,可以“带着不如意,继续前行”。他们的大脑没发展到哪个阶段。要想让孩子爱上刷牙,就要把刷牙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提升他们在这件事上的体验。

我做了以下这几件事,让孩子的刷牙变得舒服:带孩子买好用的,她又喜欢的牙刷和牙膏。每次都用自己的“心爱之物”,确实给人带来愉悦感;带她到牙医诊所,出点儿钱,让医生教她如何刷牙。这样她自己刷起来就不会弄疼自己;这条是《儿童技能教养法》这本书学的。这是芬兰心理治疗师本·福尔曼的著作。教家长把孩子的问题,变成技能的获得。孩子可能有很多问题,比如只穿带粘带的鞋。这可能是他不会系鞋带。家长与其嫌孩子挑剔,不如教孩子系鞋带。当孩子掌握了技能,便能应付自如了,问题随之解决。让她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刷牙。孩子总是被父母呼来喝去,决定她们该干啥。

小人们便有怨言。每个人都想掌控自己的生活,夺回说话权。在生活中,适当放权,给孩子一些决定权,她们会很开心。因为同样一件事,在别人的要求下做,和在自己的意愿下做,是不一样感觉的。提升刷牙体验2督促策略刷牙过程是好了,但任何事情做多了都会厌倦。尤其是孩子,极其追寻新鲜感。当新鲜劲儿一过,便会懈怠。这时候家长就要想办法,让事情顺利进行了。我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几条:增加仪式感仪式感是个好东西,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玩起来没日没夜的。他们需要一个时刻,来提醒自己接下来要干啥。仪式不仅让此刻显得与以往不同,还可以是提醒——到了干某事的时候。

我让孩子提前选了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在刷牙时播发。久而久之,只要一放这首音乐,她就知道要干啥了。这个小小的仪式已经内化到她脑子里,默默影响她了。上升到意义刷牙好,这是肯定的。怎么让孩子知道刷牙好呢?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告诉她。比如故事、亲身体验。我带孩子去牙医诊所参观,让牙医讲解牙齿知识,如何刷牙,刷牙的重要性等。这样的活动,让孩子记忆犹深。当她不想刷牙,我就说,你忘了张医生是如何说的了?现在很多牙医诊所都有这样的活动,可以带孩子过去参与一下。我还编了许多不刷牙“出事情”的故事。买了这方面的绘本。不光自己读,还让她讲给家人,督促家人,带动家人。

当她对这方面有了解,并能够用这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人时,她就特别自豪。让孩子督促家人,给家人做榜样,并给小伙伴讲讲刷牙,是一个妙招。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不愿意违背自己的表现出来的形象。如果一件事他们说出来了,更容易践行。所以,让孩子刷牙,最好让他在大庭广众下说一下,立个flag。如此帮孩子了解刷牙的知识,明白自己刷牙的意义。从而促进他们的行为。去牙科诊所参观变成游戏孩子都喜欢游戏,喜欢有趣的东西。当他们不想干某事时,变成游戏,兴致就来了。所以,游戏成了我督促方式的一种。比如,我会说:看我们谁能把牙刷干净,谁就可以得到爸爸的公主抱。

看谁能先刷好牙,谁就可以让对方为自己做一件小事。外部奖励我们家是一个月买一次玩具,如果孩子能够坚持一个月刷好牙,我会在这个月给她买两次玩具。当她坚持了一个月,习惯也养成了。无论她要多贵的玩具,也挺值得。当然,你可以实现给孩子约定不超过多少钱。外部激励可以暂时用一用,促进孩子的行为。但这终究是外部激励,不是从心而发的,需要慎用,也不能经常用。设置暗号有时候家长叨叨,孩子挺烦的。我宝宝就不爱听我说一大堆道理。所以,我就干脆不说了。商量一下,牙总是要刷的,不如定个暗号吧。比如,番茄。当我说番茄的时候,她就知道要刷牙了。

然后走到洗漱池旁边。这个方法也有提醒的作用。外部激励要适当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总结起来就是:提升孩子的刷牙体验,他们会更愿意刷牙。给孩子一些控制感,让他们选牙刷牙膏,教会他们正确刷牙,会对提升刷牙体验有帮助;家长还应该督促孩子,帮孩子养成习惯。比如给孩子增加仪式感,上升到意义,变成游戏,给予外部激励。最后祝好,谢谢阅读,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00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