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人才流动有哪些新趋势
「本文来源:学习时报」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进入21世纪,国际人才流动规模持续扩大。由于受到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国际人才流动暂时放缓,但世界各国对高端人才的争夺从未停止,仍是促进国际人才流动的重要因素。同时,国际人才流动呈现出区域化、数字化、共享化和务实化的新变化,正从根本上影响国际人才格局和竞争战略。
高端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为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世界各国对各领域顶尖人才的争夺历来十分激烈。在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化和新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出台相关人才政策,“外引”“回流”同步推进,高端人才竞争愈演愈烈。
欧盟多国特别是法国、德国,为改变移民数量多但高级人才占比并不高的现状,在《阿姆斯特丹条约》正式生效后,有针对性地提高了移民门槛,加大对本国稀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度。如欧盟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蓝卡计划”、德国吸引信息技术专家的“绿卡计划”、法国的“优秀人才居留证”制度和“人才护照”计划。为促进本国优秀人才回流,法国设立了国家级海外研究人员归国奖励基金,芬兰推出了杰出教授计划。《年欧盟内部劳动力流动年度报告》显示,在年欧洲内部人才流动中,34%是高技能人才,46%选择了英国或德国。根据《全球竞争力报告》分析,在全球竞争力前10强国家中,欧洲占据5席。
美国政府充分利用移民政策和签证政策,试图将美国打造成为全球人才中心,先后颁布《富布赖特法案》《共同教育和文化交流法》和《国际教育法》,将国际人才引进上升到美国国家战略的高度。历届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举措,依托完备的移民管理与融入服务体系从全世界吸引人才。拜登政府执政后,认为如果训练有素的人才流失,将会损害美国的竞争力,一改前任政府收紧签证政策的做法,提出为我所用的人才政策,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赴美学习,支持扩大高技能签证的数量,并为在美攻读STEM类理工博士学位的外国毕业生提供绿卡。
英国一直奉行全球化实用主义人才观,先后推出了“计点积分制”和“全球人才签证”,吸引科学、工程、医学、人文、数字技术和艺术与文化领域的人才,同时与基金会合作推出高级人才招聘计划,吸引全球顶级的科学家。
日本改变严控人口流入的政策,逐渐放松外国人居留资格。创造适宜留学生和海外优秀人才工作和生活的良好环境,解决外国人才的社会保障结算、住宿设施、医疗、子女教育等生活问题;实施“高级人才”优待制度,放宽对专业技术人才和投资创业人才的在留资格和永住权的审查,先后推出了“积分制”、“经营管理签证”等吸引人才政策;提出“亚洲人才资金构想”,促进外国留学生求学和在日就职,吸引优秀的外国留学生。
区域化和局部化趋势明显
近年来,全球化浪潮出现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且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客观上制约了人员国际流动,国际人才全球化流动格局正发生新的变化。基于文化相近、地理相邻等客观因素和一些国家的政治考虑,人才的国际流动出现了区域化和局部化的趋势。
欧盟通过“欧盟研发框架计划”、“欧盟劳动力流动计划”、欧洲高等教育区和欧洲研究区的“双区”战略和护照及长久居民证制度,促进欧盟内部人员自由流动,通过整合欧盟各国的科技力量促进欧洲经济的增长。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盟内部劳动力流动年度报告》显示,自年,欧洲内部劳动力流动持续增加,年有万劳动力在欧洲内部流动。
跨大西洋国家也就目前的前沿科技加强科研合作。在人工智能方面,年美国、加拿大等15个国家成立首个人工智能全球合作伙伴组织,对人工智能进行合作研究,并试图制定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规则。在量子科技方面,美国发布提出《美国量子网络战略构想》,计划与他国共同研究量子互联网,延续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在太空开发方面,美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签署了《阿尔忒弥斯协议》,计划利用各国的人力和科技资源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
数字化和共享化趋势鲜明
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以及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带来全新的实现路径。
新的信息技术正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扩展国际人才交流的边界。美欧多国大量投入虚拟实验室,在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多个场景广泛运用,借助网络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仪器和软件,全天候对全球实验人员开放,实现了实验资源、实验数据和智力资源的远程共享。“元宇宙”成为今年的“热词”,多国给予了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