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复习经验交流
进入4月,地理复习备考进入了关键期。经过了前一段时期的复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入4月份以后,备考已进入到了二轮复习向三轮复习转变的时期。但是学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问题。结合以往学生出现的问题和状况,对4月份的复习备考做如下的设计。
?教学内容:
?1、地理事项的水平分布
2、地理事项的垂直分布
3、地理事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5、人类活动的季节变化
6、环境与发展
教学内容设计的理由是:通过专题把课本知识进行重组,使课本知识系统化,从而简化课本内容,减轻学生复习的负担,通过思维导图使专题内容简单明了。在专题讲座的过程当中力求做到。归纳总结,讲练结合。
由于届考生是新旧高考的过渡一届,所以在试题的设计上可能会兼顾以前出题的优点以及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主张在大数据平台下的学习,通过学科的学习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所以备考过程中,除了教学内容外,以下内容是学生需要熟悉的问题:
1、?从河南暴雨看降水的4种类型
2、黄河下游“地上河”对河南的影响
3、令人震惊的海底垃圾
4、透过台风“烟花”解读背后的地理知识
5、可可托海3号矿坑
6、“地球之肺”亚马逊雨林
7、珊瑚“生长纹”为你揭秘,3亿年前一年竟然有多天
8、天山“心脏”巴音布鲁克草原
9、全球四大湾区(纽约湾、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
10、赤道附近有企鹅
11、潟湖之巴西帕图斯湖
12、印度洋上的“三大明珠”
13、一鲸落,万物生!
14、树木年轮中的地理知识
15、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刚果河
16、“陇上江南”甘肃也有南方城市
17、“非洲的新加坡——吉布提”
18、全球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泰加林
19、风城——珀斯
20、海上风能发电厂
21、地理人眼中的中秋节
22、华西秋雨
23、树干为什么要涂白
24、“补妆”归来!地震4年后,九寨沟景区全域恢复开放。
25、黄河小北干流/堆积性游荡河道
26、青藏高原隆起对气候的影响
27、什么是顶托作用?
28、为什么年出现“北涝南旱”的极端天气?
29、“一带一路生态大使”——北京雨燕
30、水利鼻祖——都江堰
31、“草原流浪汉”——风滚草
32、从自然地理角度谈华北传统民居前种树的问题
33、百年跨越,逐梦京张(铁路)
34、干热河谷
35、传统文化之油纸伞
36、阿斯旺大坝
37、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
38、芬兰燕麦
39、黄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40、双11背后的地理知识
41、黄金是怎样形成的?
42、说说北方人冬天囤白菜的那点事
43、世界干极——阿卡塔玛沙漠
44、碳与氧的盛宴——石炭纪
45、会移动的瀑布——尼亚加拉瀑布
46、克拉地峡与克拉运河
47、极地漩涡与美国寒潮天气
48、伊朗最古老的中央空调——风塔
49、森林的成层现象/农业的间作现象
50、弘扬传统文化藏医药浴
51、即将消失的毛乌素沙漠
52、美国黑科技防干旱新办法——遮阳黑球(密集恐惧者慎入)
53、全球最成功的艺术振兴乡村案例——日本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54、查干湖冬捕
55、云南抚仙湖的抗浪鱼
56、高中地理中常见的“西南季风”
57、从汤加火山爆发分析火山爆发的利弊
58、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真的快来了吗?
59、全球变暖的背后
60、中国雨极——火烧寮
61、虎年谈虎
62、人体长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63、油料作物——油菜
64、冬季为什么要给果树剪枝?
65、“屋顶花园”多多益善
66、海洋中的PM2.5/海洋垃圾
67、北京冬奥会为什么是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
68、地球的肚脐——复活节岛
69、俄乌争议之地——克里米亚半岛
70、乌克兰的母亲河——第聂伯河
71、记忆中的宝成铁路
72、传统民居里的地理文化
73、智利车厘子
74、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
75、风的加速度——狭管效应
76、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77、“因纽特雪屋”为什么不冻人?
78、地下窑洞——地坑院
79、高考中常见的各种地理“效应”
?以上问题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然后老师进行讲评。也可以是老师利用计算机网络以材料的形式组织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进行阅读。
?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