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大决战如是俄乌不谋而合的战略大骗局呢
看更多精彩好文请备份新号《兵国谋略》:
昨天的文章分析了“乌东大战”军事存在的可能性,今天我着重再从战略博弈的可能性深度分析和推演,也许会完全颠覆你的看法。也与昨天的文章进行几乎是完全对立的思维分析,不过两篇文章一起看会互有补充和帮助。
昨天文章标题:《普京破釜沉舟摊牌:俄军三面合围,最惨烈大决战来了!》
假设真的存在“顿巴斯大决战”,那么胜负基本没有悬念。因为没有重装甲,没有空中支援的乌克兰难道想在乌东大平原重演 ?
这仗看上去似乎是要打明牌了,无论是俄方自己宣称的下一阶段的重点,还是西方主要媒体所做的预测,都是说俄乌将在乌克兰东部地区进行一场大决战。有评论说,这场大战的结果将会决定俄乌双方最终的命运,甚至是欧洲的命运。双方为此都已准备了十万以上的兵力,大战看起来一触即发!
但是,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俄方选择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开展这场传说中的大决战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目前已经遭受了不小的人员和装备损失的情况下,又承受着西方史上最严厉的制裁,继续不惜代价地投入"解放顿巴斯地区",这除了能在乌东地区多占一些领土,还能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在这背后会不会还藏着什么特殊的棋局?
演员总统的“苦肉计”?就在1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对乌克兰总统的采访中,泽连斯基强调他不会放弃乌克兰领土,乌克兰已经准备好与俄军在顿巴斯地区战斗到底。可诡异的是乌方不断地强化“顿巴斯决战”的概念,似乎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实。
俄乌冲突发展到现在,随着俄罗斯从基辅以及整个乌克兰西部撤军,局势发生一个关键性的转折。这个转折的核心要点是由两个国家之间的全面战争降级为一个局部冲突。而双方在乌克兰东部的冲突已经反反复复进行了八年。
对乌克兰来说,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的核心德、法在经历了痛苦的经济反噬之后,从民意到决策层有冷却俄乌战争的风险。所以,布查出现屠杀平民事件,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遭到导弹袭击,目的就是重新点燃欧洲圣母们的悲悯情怀。乌克兰的阴谋很明确,就是一定要把美国和欧洲紧紧捆绑上没有回头路的战车。
两计得逞之后,就有了“顿巴斯大决战”。政治家可以呼唤和平,但是演员绝不能忍受淡出C位的感觉。
双方在调集兵力,情报显示将能聚集起二十万。但是乌克兰人不是在拼命,而是在送命。随着平民的撤出,俄罗斯人没有了很多顾忌。各种重火器可以完全发挥威力。各国军事观察家没人看好乌克兰,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表示,随着普京将攻击重心转向乌克兰东部地区,俄罗斯可能会获得对顿巴斯更多土地的控制。
乌克兰所图何在?更多的武器?所能获得武器肯定与制空权无关。西方充其量只是把乌克兰作为废品处理厂而已:捷克给的的T-72主战坦克和BVP-1步兵战车都是苏联时期的老古董;斯洛伐克送上S-防空导弹已经报废;美国的毒刺和标枪也许有点作用,还要分蛋糕搭配上悍马军车用来广告和耍酷;英国人土豪般地甩出一亿美元,上了战场只能用来打酱油,一轮巡航导弹的价钱。
做个 胆的底线思维猜测:演员总统赚足了人品之后的计划是将这七万乌军全部做炮灰,然后转身便以亡国的危险做一个惊天的选择。乌克兰有一个最快捷的方式一夜加入北约,即然东部可以公决加入俄罗斯,那么西部为什么不可以为了自保通过公决的方式加入波兰或者北约呢?
回顾开战以来波兰人的表演,自称乌克兰在欧洲的代言人和制裁俄罗斯的总设计师,敞开大门接纳万难民、给武器、给物资、合纵连横妙语连珠,目的只有一个,西乌克兰的人心!
所谓的“顿巴斯大决战”很可能是乌克兰人以身作饵的一个陷阱。形势一目了然,俄罗斯以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的民兵将乌克兰七万大军吸附在口袋底,而基辅和苏梅方向撤下的主力在国内休整,随时可以出伊久姆向第聂伯罗形成合围。明显不利的战场态势下,俄罗斯不紧不慢,耐心等待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是乌克兰军坚守不退,难道是抱定必死的决心?我想没人会这么认为乌克兰的爱国之心吧。
俄罗斯的军事战略对于俄方来讲,如果此战不能取胜,甚至是让乌方占据上风并收复部分失地,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不仅在最终谈判中会大大丧失主动性,国内舆论也难以交代。要是陷入持久的消耗战也是会相当不利,因为实际上将会面对的是和北约众多成员国拼消耗,而不仅仅是乌克兰。
考虑到目前为止,俄方对本次行动的解释依然是特别军事行动,而不是宣战,并且也宣布第一阶段行动成功结束,这应该是已经做好了随时可以停战的准备(比较多的说法是俄计划在5月9日纪念二战胜利日前结束全部行动)。
问题是俄方本次行动最重要的任务到底是不是已经完成了?必须要完全解放顿巴斯地区么?底线是在哪里?
我一直觉得有一种比较合理的推测是乌东决战可能只是一种声东击西的做法。俄方最核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