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兰,我第一次替巴乔向别人道歉,却得到

李从悠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3.html

游乐场这个众娃云集的地方,是非尤其多。

孩子多了难免会发生摩擦,往往双方父母也会被卷入其中,甚至导致火力升级。

大多时候,双方都觉得自己是真正的受害者,各执一词,互不妥协。

当然也偶尔会遇到蛮横无理者,颠倒是非。

其实很多人的初衷也许都很单纯,就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让他在外面受委屈而已。

但认知有偏差,选择有不同,结局往往也不一样了。

没想到刚来芬兰两个月,我也在游乐场,和一位芬兰妈妈产生了一场“小纠纷”。

几乎每个周末,我们仨都会在市中心的Oodi图书馆消遣时光。

巴乔可以肆无忌惮地看他喜欢的书,动漫、超级英雄总是他的首选。

还会偶遇熟识的小朋友,一起去玩免费的桌游和电子游戏。

我自然不再被打扰,读书写稿两不误。

这个周日也不例外。

安静乖巧了大半天,能量却远没有消耗殆尽的小巴乔,张罗着要去馆外的儿童游乐场。

合上书,我也赶忙跟了出去。

游乐场上倒是没什么孩子,只有一对芬兰母子。

小男孩大概2岁多的样子,正小心翼翼地走在一座小吊桥上。吊桥不高,大概离地半米左右。

巴乔早已安耐不住,一阵旋风似地冲上了吊桥。他倒是极为轻松地跳过几节木板,但整个小桥被震得摇摇晃晃。

算他“良知”尚存,激动之余,还知道在小弟弟的身后,紧急刹车。

巴乔会不会是那个不管三七二十一,推挤别人的“熊孩子”?

如果是在3岁前,有可能会这么做。

但现在我有这个信心,他绝对不会。

但他会在一些行为边界上,游离。

如果情绪平稳状态好,他会表现出极为天使的一面。但是当情绪较为负面,过于亢奋或者疲惫的情况下,他会选择故意懈怠,反向而为之。

事实上他确实停住了,开始等弟弟一步一步慢行。

但他冲上吊桥所引发的“躁动”,无疑给小男孩带来强大的威胁和不安。

他开始有点慌乱,然后猛地从吊桥上向下一跃,踉踉跄跄地蹲坐到地上,所幸没有摔倒,但小眼神中依然透露着一丝惊魂未定。

再看看巴乔,似乎感到眼前的障碍解除了,一溜烟地跑远了。

他的莽撞,显然让芬兰妈妈不悦了。

她紧皱着眉头,愤意难平地看看巴乔又看看我,嘴里还不停的嘀咕着什么。

我的第一反应是,巴乔并没有在大是大非上犯错,比如推挤、破坏秩序、恶意争抢。

他的问题是没有充分考虑别人感受和安全,这算不算一定要道歉的错误行为?

此时一般会有两种思维出现:

1.这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使用的权利。任何年龄段的孩子都会来,既然你的孩子很小,就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2.这是公共场所,每一个在上面玩的孩子,都应该学会顾忌到别人的感受,包容和谐地共享资源。

如果是你,你会选1还是2呢?

有趣的是,道德的界限,就是这么模棱两可。

也许你不会因为选择一而被责备,

但是你会因为选择了二而更加心安。

我当时只问自己一个问题:

你希望巴乔成为一个,包容别人,体谅别人,懂得换位思考,顾别人周全的人吗?

当然希望。

那么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请自己先做到。

当即我就走了过去,和芬兰妈妈直接致歉。

不过她只是礼貌性地微笑了一下,转身离开了。看得出心里依然是介意的。

转过身,我把远处的巴乔唤回了身边。

但我脸上难免挂着怒气。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当然瞬间察觉到了问题。

然而任何人在面对批评时,都会产生抗拒,更何况是孩子。

小伙子前一秒还略有心虚,后一秒脸上就写满了,“我知道我做错了,但是又能怎样?哼!”

“巴乔,你觉得刚刚哪里做得有些不妥当吗?”

“我没有推他,我就停在那里等着他。

我什么都没有做,是他自己跳下去的啊”

这句话乍一听确实没毛病。

大是大非上,我已经把握住了,其他的能怪我吗?

不管这是死扛,还是真实想法,我都决定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否则我们的对话,就丧失了意义。

我试着理解他的想法。

“巴乔,妈妈看到了,全看到了。

妈妈从来不认为巴乔是会欺负小朋友,推别人不讲规则的孩子。

妈妈没有责怪你这个。”

听到我的措辞柔软了许多,他昂起的小头略略地低下下来,小眼神也温柔了许多。

“但是妈妈觉得有一点点不妥,

会不会当时没有为别人考虑呢?

你冲上吊桥,让小弟弟害怕了!”

巴乔有些疑惑。

“这个吊桥很矮啊!”

“是的,它对于你来说很矮,但是对于两岁的弟弟来说,可很危险呢!

你还记得第一次你在上海的迪士尼,走吊桥吗?

那时候你五岁了,可是你有多害怕吗?

我和爸爸一上来,整个桥都会摇晃,你哭着大喊你们先别上来,让我走完,让我走完!”

5岁第一次攀爬,被深深地吓到了

他点点头。

“五岁的你,都那么害怕。

可是弟弟才刚刚学会走路,他该有多恐惧?

他是被你吓坏了,才跳下去的!

你想一想,如果他是你喜欢的弟弟妹妹,你的好朋友,你舍得让他害怕,舍得让他不小心摔下去吗?”

我知道他全部听进去了。

他的脸上,不再有骄横,不再有疑惑,却是满眼的温柔,看向远处的那个小男孩。

“这里是公共的,不是属于你一个人的。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小朋友的感受,别人会不会因为你受到不好的影响了?

但是妈妈确实很抱歉。

一直没能让你有一个弟弟妹妹,所以你很难体会到如何去照顾比你小的孩子,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害怕什么。但是妈妈陪你,一起学好吗?”

他点点头。

我问他,如果下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他说,我会耐心地等一等,等他走完。

说完话,我让他继续去玩了。

我想他需要一点时间,消化一下。

此时那位芬兰妈妈依然在游乐场里,情绪明显比刚刚好了许多。

我走到巴乔身边,蹲下来。

“妈妈有一个提议,你看看如何。

那个阿姨还在那里,我觉得可能有一些误会。

你看要不要去和她道个歉并且解释一下。

不过呢,妈妈刚才已经对阿姨道歉了。

所以你要是觉得没有必要,也没事。

你来决定。”

本以为他会扭捏一下,纠结一会。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他竟然爽快地答应了。

只是提出一个小要求,让我跟在他后面。

我连忙点头。

他大步地走了过去,略有一点羞涩地回过头,看到我点头示意,便踏实了许多。

然后大大方方地和男孩的妈妈表达了歉意。

而对方也完全没了刚才的愤愤不平。

连忙说没事,没事的。

我走上前,补充了几句:

“他虽然没有推他,但是他却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还让你的孩子感到害怕,做得确实不对。”

我本以为她会给我一个标准答案。

“没事,以后注意一点就好了。”

“幸好也没有发生什么,大孩子总是这样。”

结果芬兰妈妈脸上的笑容,彻底打开了。

“没事的,真的没事,

因为对于我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他可以学会在危险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

这句话既在预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

合乎情理的原因是,

很多芬兰父母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危险和伤害(当然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是正常并且有益处的。

他们亲身感受到后果,比如伤痛、威胁、恐惧等等,才会从中找到界限所在,同时才会拥有保护自己的动力和能力。

让我意料之外的是,她能如此快速地从受害者心里走出来。

这种情况,心疼是在所难免的。

在受害者情绪的影响下,即便得到了道歉,还会有很多人选择不依不饶。

而她不仅内化了整个过程,还用了让别人心安的语言,化解了矛盾。

回到家,我对巴乔说:

“妈妈对你今天的所作所为,感到骄傲。”

小伙子又害羞又高兴。

“但是妈妈还想问你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会那么爽快的答应,去道歉呢?

妈妈并没有要求你一定要这么做。”

他突然挺起了小胸脯,提高了音调。

“因为是我做错的事,

不能让妈妈你来承担,

去道歉的应该是我自己!”

End.

为知错能改的小巴乔,点个赞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