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设计下的大单元教学思考
项目化学习设计下的
大单元教学思考
——读夏雪梅博士《项目化学习设计》之所思
“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正如北宋诗人苏轼所言,一本好书经得起千百遍的阅读,多读几遍再加上认真地思考,自然就能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从寒假至今,广东省郝洁名校长工作室一直在开展“读·思·享”阅读活动,寻求最优线上方式,发挥工作室“学习交流”平台作用。针对当下抗疫形式,特推出“读·思·享”特辑,引导各学员居家办公时期积极阅读专著,共享学习心得。
东莞市东城小学副校长张毳
这几年,学校一直在尝试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这时“大单元教学”模式首次成为了我们讨论的主题。初次接触“大单元教学”的概念,站在语文学科的立场,我觉得要厘清几个问题:“大单元教学”与多校之前开展的主题式融合课程有什么相似和区别?“大单元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的“群文阅读”又有怎样的联系与不同呢?在问题中,我们开始了尝试与探索。阅读了夏雪梅博士《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书之后,对项目化学习设计下的大单元教学究竟是在做什么和怎么做渐渐明晰方向。
项目化学习,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起源于年的美国医学院的一种做法,即通过多科会诊治疗疑难杂症的病人,把此当作一个项目。教育学的渊源,则是来自杜威的“做中学”,尤其是杜威弟子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发展至今,也有60年的时间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的夏雪梅博士在年开始研究学习基础素养,引入了项目化学习方式。
《项目化学习设计》一书的框架很简单,从学习素养入手,谈学习素养与项目化学习,然后介绍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四章,清楚地介绍了项目化学习于学习素养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学科和跨学科项目化设计,既有中观层面的理论介绍,更多是实践层面的操作指导,是很有价值和实用的一本书。
接下来,想就夏博士介绍的一些核心观点作些梳理。
一、培养怎样的人
就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而言,应该培养怎样的未来人才?夏博士从经济文化视角、心理学视角、哲学视角和课堂视角作了分析,得出结论:要培养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真实世界的发展要求儿童成为心智自由的终身学习者,儿童虽然有自主性,但不会自然而然成为心智自由者。这时,就需要教育介入,要用教育“唤醒”学生,要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成为自我学习者”,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兴趣”。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互动”,包括“与教师、与同伴、与其他成人或群体、与学习环境等的互动,才让学习得以发生”。(书P4)这是芬兰的观点。作者通过几年的钻研与实践,提出了“星体模型”,将“培养怎样的人”和“用什么样的抓手和载体培养人”结合起来。
在星体模型中,学习基础素养由三个方面构成:身心健康、学习品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是基础性指标,学习品质是调控,学习能力是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又包括七大指标:良好的身体基础;有良好的社会性-情绪发展;对事物保持好奇和主动;专注、坚持,有计划性和反思性;养成善于提问的心智习惯;养成个性化表达的心智习惯。
这些如何实现呢?作者提出了融合在项目化学习中。
二、怎样培养(项目化学习)
作者定义的有学习素养的人应该是可以根据情境的要求灵活运用所学进行心智转换的人。而项目化学习就能实现这样人的培养。巴克教育研究所提出了项目化学习的八大“黄金准则”:重点知识的学习和成功素养的培养;解决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持续性的探究;项目要有真实性;学生对项目要有发言权及选择权;学生和教师在项目中进行反思;评论与修正;项目化学习成果的公开展示。
夏博士提出了四个特征:
1
项目化学习指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
2
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
3
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
4
持续的学习实践
根据这四个特征,作者进一步提出了项目化学习设计的六个维度,分别是:
核心知识
项目化学习所指向的核心知识是什么?
驱动性问题
项目化学习用怎样的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投入?
高阶认知
驱动性问题将引发学生经历怎样的高阶认知历程?
学习实践
项目将期待学生产生怎样的成果?
公开成果
项目化学习所指向的核心知识是什么?
学习评价
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项目化学习成果?
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目化学习设计是一种系统的学习设计。
夏博士提出的这些理念和可操作的做法,以及她本人带领的实践团队,确实在慢慢转变课程的样态,在转变课堂的实践,在转变人才培养的方式。
反思我们已经在尝试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在情境创设和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上,还要再去深入研究。也希望,在新的实践中,我们一线教师也能在实践中接近行动目标,达到学习效果。
撰稿:张毳
审核:陈晓敏
排版:饶嘉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