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入北约,俄四大舰队一半再难出海波罗的
自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后,整个欧洲的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本在冷战期间恪守中立和不结盟政策,以小国的体量近乎无底线听命于苏联的芬兰,也在俄乌大战之后对俄罗斯感到忧心忡忡,骤然改变了外交政策,和瑞典一同谋求加入北约。并最终在今年4月4日正式加入了北约。
而且,与芬兰一同谋求加入北约的瑞典,也有望在不久之后实现目标。如此一来,北约原本与俄罗斯的边境沿着芬俄边境又增加了公里,俄罗斯西北部的卡累利阿,诺夫哥罗德,圣彼得堡一带面临的安全压力一时之间大为增加。
尽管俄罗斯外交部在去年5月曾严厉警告芬兰,如果它加入北约,俄罗斯将“不得不采取技术性军事手段”消除威胁。
但在去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却又宣称芬兰加入北约不会构成威胁,俄罗斯阻拦芬兰加入北约。
普京的秘书佩斯科夫在近期还就此宣称“芬兰没有搞反俄政策,与俄罗斯也没有争端”,以此释放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仿佛这真的不会对俄罗斯带来什么不利的影响。
然而,从波罗的海的地缘形势来看,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1,“天然的牢笼”波罗的海
芬兰和俄罗斯有着漫长的海陆边境,但陆上边境大多是寒冷的冻土,人烟稀少,没什么战略价值。芬俄边境中最有价值的地段还是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含盐度最低的海,平均水深55米,全域42万平方公里。其北岸分布着芬兰,瑞典,挪威三国,南岸是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和丹麦五国,东岸则是俄罗斯西部的重要城市圣彼得堡。
这其中,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旧都,也是其在波罗的海唯二的出海口之一(另一个是加里宁格勒)。这里的人口达到了万人左右,和莫斯科一同成为了俄罗斯最重要,最富庶的核心地带,也是俄罗斯面向欧洲的窗口城市。
在“特别军事行动”开展之前,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最大的港口城市,吞吐了绝大部分从西欧进口的货物,也是俄罗斯众多商船扬帆西欧的出发点。圣彼得堡的人均GDP一度高达1.5万美元,高于全俄绝大部分城市。
这么一块富庶,重要的土地,是当年沙皇彼得一世历经千辛万苦,通过20年的大北方战争击败瑞典,才拿下这片波罗的海东部的狭小出海口。在此之后,俄罗斯一直将圣彼得堡作为其制霸波罗的海,进军欧洲大陆的基地。
而为了从侧面维护圣彼得堡的安全,俄国沙皇还同时吞并了波罗的海南岸各国,并从瑞典手中夺取了芬兰,从南北两侧确保了圣彼得堡的安全。
苏联时期,莫斯科方面也因为北约,瑞典奉行军事中立,并手握波罗的海南岸的缘故,保障了圣彼得堡的安全。
而在如今,随着冷战后北约东扩,波罗的海南北两岸全都是北约或准北约国家,圣彼得堡狭窄的出海口完全被北约牢牢堵住。
从圣彼得堡出发的俄罗斯船舶如果想要畅游波罗的海,必须首先穿过狭长的芬兰湾,而此处很容易被芬兰和爱沙尼亚卡住。此后继续向西,还得经过哥特兰岛,在此容易被瑞典和波兰卡住。
再向西航行,俄罗斯船舶则又要走瑞典南侧的博恩霍尔姆岛,然后又要在丹麦哥本哈根及附近狭窄,漫长的海湾小心翼翼的航行,最后再通过大贝尔特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避开丹麦和挪威的围堵才能走完波罗的海航线。
而即便走出波罗的海,俄罗斯舰船也需要在北海的出海口面临时常在此巡逻的英国和德国海军。可以说,如今波罗的海的航线对俄罗斯商船和军舰来说,处处充满了危险,很容易被北约国家卡脖子。
甚至于,只要北约国家愿意在沿岸部署战术导弹,飞机等武器,他们也可以很轻松地打到圣彼得堡,毕竟,圣彼得堡距离芬兰,立陶宛等国实在是太近了,根本没有缓冲区。
总之,波罗的海沿岸的形势,关乎到圣彼得堡为中心的俄西北地区安危。
2,日薄西山的波罗的海舰队
更让人唏嘘的是,俄罗斯四大舰队之一的波罗的海舰队也没有能力维护俄罗斯的安全。
波罗的海舰队眼下只有40多艘各类舰艇。其作战主力是1艘“现代”级驱逐舰+12艘护卫舰+3艘坦克登陆舰+7艘登陆艇+13艘导弹艇。
这其中,即便是满载排水量多吨的现代级驱逐舰,也已经非常老旧,没有导弹垂发系统,没有燃气轮机驱动,也没有相控阵雷达,防空,反潜和机动能力非常有限,交战时能打完8颗“日灸”反舰导弹就已经很不错了。
波罗的海舰队的2艘“不惧”级重型护卫舰满载排水量约吨,采用2台燃气轮机提供动力,机动能力较强,主要携带32颗“道尔”防空系统使用的9M短程防空导弹和鱼雷,反潜深弹。
此外还有一战之力的舰艇便是满载排水量吨,带12个短程导弹垂发单元,8颗“天王星”反舰导弹的10艘“守护”级护卫舰以及一些主要携带反舰导弹和鱼雷的快艇。
波罗的海舰队大多用的是苏联时代的老船,非常缺乏大型战舰,也没有任何舰艇配备了主动相控阵雷达,防空能力很差,只能在战争寄希望于找到机会先发射一波反舰导弹,然后便再无还手之力。
相比之下,该地区的挪威,波兰和德国拥有更强的海军力量。
仅德国海军就有3艘盾舰,9艘重型护卫舰,5艘轻型护卫舰。挪威手中也有4艘盾舰,2艘轻型护卫舰和14艘新世纪建造的导弹快艇。
这其中,德国盾舰“萨克森”级和挪威盾舰“南森”号虽然满载排水量都只有多吨,但都安装了4面相控阵雷达,还拥有完善的导弹垂发单元,短程导弹发射器和小型舰炮,可以搭配相控阵雷达形成稳固的中远程-近程防空网。
而且,挪威海军使用的NSM隐身反舰导弹也是一款性能先进的反舰利器。此外,波兰海军也维持着一支90多艘战船的舰队。
不仅如此,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方向的空中力量实力也落于下风。俄军在圣彼得堡方向的空中力量原本也只有1个空军旅,而在此次俄乌大战后,这里的战机又被大量调往乌克兰,空中力量变得更加空虚。
而波罗的海周边各国中,瑞典,波兰,芬兰,德国等国的空军实力也不容小看。他们麾下拥有81架F-16,27架F-35,28架米格-29,94架鹰狮战机,架台风战机,55架F/A-18战机,架攻击机和2架预警机。这里面,仅先进的四代机就有架左右,完全超过了当下俄罗斯四代机的总数。
一旦开战,这些空中力量配合其海军部队,完全可以对波罗的海舰队进行碾压式的打击,而船少,船老的波罗的海舰队很难对其造成有效伤害。
更何况,美,英,法这些北约国家还在波罗的海一带部署了轮值部队和快反部队。北约仅在白俄罗斯方向部署的兵力就高达30万人。
波罗的海舰队在波罗的海天然的地理条件,险恶的外交环境,羸弱的实力共同影响下,已经很难冲出波罗的海,只能被堵在圣彼得堡和加里宁格勒,望洋兴叹。
3,黑海舰队同病相怜
和波罗的海舰队一样被堵在母港,无法外出的还有它的难兄难弟黑海舰队。
黑海舰队通常驻扎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一带。这片土地也是沙皇俄国为了寻求出海口,在18世纪用刺刀拿下的。
沙俄,苏联和俄联邦均希望通过部署在这里的黑海舰队能在战时控制周边海域,并经过土耳其控制下的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海峡打入地中海,影响亚非欧三洲的局势。
黑海舰队在苏联也曾有一段光辉的历史,拥有不少先进战舰。尤其是光荣级巡洋舰“莫斯科”号在年加入该舰队之后,让这支队伍似乎拥有了能与美军对抗的“航母杀手”。
然而,在年的战事中,黑海舰队的表现却令人感到诧异。
俄罗斯当初试图将黑海舰队作为打击乌克兰南部的海上平台,甚至计划用黑海舰队的力量中敖德萨打登陆战。但在开战后,他们损失了多艘战舰。
这些损失的战舰中,不仅有被2颗廉价的“海王星”导弹击沉的1.1万吨级旗舰莫斯科号,还有1艘“短吻鳄”级登陆舰和3艘“猛禽”级巡逻艇也被击沉。这让黑海舰队的实力遭受了不小的折损。
不仅如此,黑海舰队还多次遭到了乌克兰陆军使用无人机,无人小艇和火箭弹的突袭,让他们疲于应付。
正因为损失太大,再加上乌军的陆基火力得到增强,如今的黑海舰队已经不敢像开战之初那样贴近乌克兰海岸。俄军高层甚至计划将一部分军舰转移到更安全的新罗西斯克,以躲避乌军的袭击。
目前,黑海舰队还剩下1艘“风暴海燕”级护卫舰,3艘“格里戈罗维奇”级护卫舰,11艘导弹艇和2艘巡逻艇,7艘“基洛”级潜艇,以及一些登陆舰可以作战。
这其中,俄军当下最先进的战舰便是“格里戈罗维奇”级护卫舰。
这款护卫舰满载排水量吨,采用2具燃气轮机推动,最高速度32节。其侦测设备主要依靠一部MR-“顶板”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负责。
其武器包含了1座mm口径的舰炮,36个防空导弹垂发单元,8个反舰导弹垂发单元,4个鱼雷发射管,2座“卡什坦”弹炮合一近防系统。可以发射9M防空导弹(海基版山毛榉导弹),KH-61反舰导弹等武器。
这种船在重型护卫舰(西方称巡防舰)中尚且算比较先进,火力也很猛。但与北约国家的神盾驱逐舰和新锐巡防舰相比,根本无法对抗。至于黑海舰队其它的水面舰艇,基本全是充满历史感的老旧小船,更没办法和北约舰艇对抗了。
别说英,法,意这些西欧大国的海军,即便是黑海南岸的土耳其海军也能凭借其手中1艘两栖攻击舰+16艘重型护卫舰+9艘轻型护卫舰+12艘潜艇+8艘导弹艇的阵容对黑海舰队形成优势。
更让俄罗斯感到尴尬的是,黑海和波罗的海一样,也是一个陆间海。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的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海峡被土耳其牢牢掌握在手中。
或许在俄乌大战之前,俄罗斯还能凭借莫斯科舰的强大战力让土耳其有所忌惮。但如今,黑海舰队的实力已经略逊于土耳其海军,俄罗斯不管是来硬的还是来软的,都没办法让土耳其乖乖开放海峡。
俄罗斯即便想抽调其它友军舰队救一把黑海舰队,也会因为土耳其关闭海峡,无法进入。
叶利钦在位时,虽然对外态度被视为软弱无力,但俄罗斯与北约的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还停留在波兰-白俄罗斯边境的寇松线。
而在如今,俄罗斯与西方阵营的边境线已经从北,南两个方向推到了圣彼得堡和西南腹地,俄罗斯的地缘环境陷入了空前恶劣的时刻。
能否尽快,且体面的解决乌克兰战事,将会决定俄罗斯未来很多年的国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473.html